你扔的垃圾从哪来到哪去,它都清楚!今天上午,上海城投集团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系统宣告正式运营。该体系畅通了上海生活垃圾从前端收集、中端转运到末端处置的分类循环产业链,“混装混运混处置”问题由此得到解决,可大幅提升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水平,将在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中发挥托底保障作用。
上海城投集团目前承担着全市70%以上的生活垃圾中转运输和末端处置,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发挥着托底保障作用。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城投集团从功能规划、场地建设、设备升级、工艺改造、标准编制、智慧环卫等多方面准备,对接垃圾分类处置需求,初步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该体系包括三大功能,一个平台。
前端整合功能,即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的“两网融合”,以基本覆盖全市约400余万户的绿色账户为抓手,采取多种方式与各类线上线下回收平台合作,在各区建设回收服务点,实现可回收物前端收集的资源整合。目前,“两网融合”已在嘉定区成功试点,建成159个回收服务点,马陆“两网融合”集散场即将投入运营,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物流收运+集散中心”的运营模式。
中端管控功能,即确保生活垃圾物流收运体系规范有序运行,依托虹口、黄浦、长宁、杨浦、青浦等区级中转站和徐浦、虎林两大集装转运基地,改进工艺,升级设备,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压缩、分类运输、分类中转。目前徐浦、虎林两大基地已完成19个竖式压缩设备的升级改造,建成各类别垃圾泊位自动分配系统,配备干垃圾、湿垃圾、餐厨垃圾专用集装箱以及车厢可卸式内集卡,编制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运管6项作业标准,已经具备垃圾分类转运条件,并已启动干、湿垃圾的品质识别。
末端托底功能,即坚持上海固废处置托底保障的战略定位,按照“一主多点”的功能规划为多品种固废提供利用与处置方案,“一主”即规划建设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多点”即在松江、青浦、嘉定、金山、奉贤、崇明等区建设湿垃圾、建筑垃圾等分类处置设施,大幅提升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能力。目前,老港综合填埋场已实施精细化运营,以干垃圾处置为主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已投入使用,飞灰、污泥等多品种固废已实现分类处置,湿垃圾和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两个新项目正在建设。
一个平台即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它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对垃圾收运处置的全流程作业环节进行追踪,并整合各个环节和各单位信息数据,基本实现了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数字化、精细化、可视化的监督、管控目标,赋予生活垃圾“数字生命”。该系统2018年8月上线试运行,目前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处置实时数据展示、生活垃圾全程追踪溯源、垃圾品质在线识别三项功能,覆盖全市16个辖区,消除了传统管理模式各区分立、标准不一、信息不全、时间滞后的痛点,实时反映各区各作业环节的垃圾数量、分类质量、生产调度等数据,实现了对垃圾路径的全程追踪。系统还运用AI技术对垃圾分类品质进行实时分析处理,有助于倒逼上游的垃圾投放和清运环节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操作。信息平台的上线,为实现垃圾全程分类管控、促进上海城市垃圾行业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基础。
为顺应生活垃圾分类的新形势新任务,城投集团还整合下属企业,成立了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承担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的运营管理工作。
视频:张伊辰 张挺
剪辑:祁骏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