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奉贤区专场。奉贤区委书记袁泉表示,当前奉贤区正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其中,作为奉贤新城的“1号工程”,“数字江海”位于奉贤新城北门户,是临港集团与奉贤区强强联手、面向未来打造的城市力全渗透的数字化国际产业城区。
规划理念:高强度开发、高复合用地、高弹性规划
作为“五大新城”23个规划调整项目中的标杆引领项目,数字江海在规划之初就以产城融合发展为目标,引入“高强度开发”“高复合用地”“高弹性规划”的创新理念。
其中,“高强度开发”体现在土地容积率上。数字江海总规划面积约2060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1007亩,地上建筑面积约183万㎡,综合容积率达2.7,单地块容积率达3.5。
而“高复合用地”的理念则体现整体复合、组团复合、单体复合三个方面。首先,数字江海整个片区2060亩的土地,共覆盖九类规划用地,通过丰富的用地性质促进产业活力和和城市活力的交相渗透。其次,每个组团内也将有机组合办公、研发、生产、商业、公寓等多个功能,构建宜业、宜居、宜游的5分钟特色生活圈。此外,在每栋建筑单体内也可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数字江海另一大创新亮点就是弹性规划。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在控规调整过程中,市规资局赋予了数字江海诸多弹性空间。如,区域内对宽度小于等于16M的支路道路,均可结合后续开发情况,在组团内进行整体平移、线型微调等操作。这些规划的创新,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了灵活的空间,为数字江海今后的开发和整个功能完善打下更好的基础。
开发理念: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端一座城
数字江海空间复合、规划创新的发展特质,都将基于一个系统的数字化治理构架。通过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系统,形成“虚实融合、数实相生”的地上、地下、云端 “3座城”。
作为数字江海重点规划的内容,“地上一座城”将着力打造成为一座未来之城、数字之城、低碳之城、生态之城。结合数字江海规划总控,提供数字化管理手段,将使得各个专项的不同主体可在一个系统里协同推进,实现全域规划建成效果及现状的直观展示。并在保护和延续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融入数字化的绿色体验空间和动线,建成一座开放、共享的产业公园。以建设全国绿色低碳试点区为目标,通过科学统筹规划、低碳有序建设、创新精细管理等措施,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排约束管理。
而对于地下空间,将围绕“产业化”、“绿色化”、“效率化”、“数字化”的规划理念,承接地上城,链接云端城,以一体化的空间设计,打造多样立体的城市空间。围绕产业化,在满足停车设备的常规需求后,将结合地上布局,利用空间余量植入可租售的产业经营性功能及独立运营功能;围绕绿色化,将利用场地高差改善地下封闭环境,提升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率、通风率和生态率,通过新风自调节等绿色化措施营造绿色健康的微环境;围绕效率化,将通过统筹规划及共同沟技术,对人防、海绵、能源等专项进行集中设置,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围绕数字化,将通过智能网联技术和各类数字化设施建设,提供智慧停车、无人物流、无人巴士等智慧服务,打造数字、生态、宜居的地下空间。
除了地面的公园楼宇、地下的复合空间,一座由数据构成的云端之城也将和实体城市一同诞生。数字江海的数字孪生系统,以数字江海智能体为核心,以创新的数字化基础建设,赋能建设运维、产业招商、城市服务各个领域。数字江海智能体,由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丰富的数据资源库、强大的数字底座共同构成。在算力、算法、数据、存储以及空间模型、终端设备的坚实支撑下,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构建丰富的数字化应用体系。
产业发展:以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为主导产业
数字江海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主导、以生命健康为重点的1+X产业体系。在项目尚处于建设状态时,已经吸引了如国信优益、陆安达等众多行业领军企业来落户。
未来,数字江海将引进企业1000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0个,开发体量300万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年,亩均税收300万元/年,税收贡献30亿元/年,成为南上海产业集聚新高地。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如潮涌来的当下,奉贤区也在以“数”赋能,致力于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备、治理高效的数字新城·产业新城·未来新城。
文:章渝婷
编辑:蒋竹云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