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绕城,清波荡漾;人水和谐,城市如画。
5月20日,13.5公里长的串场河盐城市区核心段全线通水。历时2个多月的抢工奋战 ,这项“见底”清淤、同时截污纳管的彻底整治工程按期完工。还河于民,还生态于民!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说,这才是把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落脚到为群众办实事上。
贯穿盐城南北的串场河,开挖于唐宋时期,因串联沿海的富安、安丰、梁垛、草堰、白驹等15个古盐场而得名,隶属于里下河水网,盐城境内总长约154公里,市区段总长约33公里。她孕育了深厚的海盐文化,见证了盐城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是盐城的“母亲河”。
新中国成立后,串场河共进行了10余次疏浚裁弯,使河道的通航、引水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通榆河工程2002年投入使用后,串场河的调度排涝、引水和航运功能因水系工情的变化而退化。特别是串场河市区段已有64年没有进行全面清底系统整治,最近一次“见底”疏浚还是在1957年,河道出现一定程度的淤积,阻水坝埂较多,沿河仍有暗管排污,水质不稳定,水环境质量一般。随着盐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对照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人民群众期待,串场河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亟需整治提升。
据介绍,工程概算总投资2.85亿元,由水利部门牵头负责,主要包含两项建设内容,一是对市区核心段13.5公里串场河及3.6公里大新河进行干法疏浚整治,并对沿河局部岸坡进行桩基支护;二是对城市防洪大新河排涝闸站、东伏河排涝闸站部分泵组进行双向改造。另外,协同推进的还有沿河排污口治理工程,由住建部门负责实施。
“工程战线长、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针对这种施工特点,我们在工期安排上立足一个‘早’,抢抓一个‘快’,正月初二项目建设处全体人员到岗上班,初三签订施工、监理合同,初五召开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会,初七施工队伍进场。”盐城市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为赶在汛期到来之前完工,各工段倒排工期、挂图督战,高峰期在工人员1100人、各类施工机械215台套,主体工程施工仅用70天,共计疏浚土方50万立方米。
“全河段采用打坝抽水干塘、泥浆泵水力冲挖、管道接力长距离输送至堆土区的施工方法,确保淤泥不上岸,不影响市容环境。同时精确定位电力、燃气等86道穿河管线,并加强对河道边坡稳定的安全监测,全河段完成钻孔灌注桩7200根、高压旋喷桩2930根、截渗钢板桩1170米,有力保障施工安全。”施工方负责人介绍,施工过程中尤其注重清洁施工、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获得沿河群众和业内人士高度评价。
串场河盐城市区海洋桥段有个新墩新业南小区,63岁的朱少兰居住在这里好多年。正在河边散步的她告诉记者,“以前水不好,有时还有味道。现在水碧清碧清的,有花有草,还有步道,大家每天沿着河边走走,别提多惬意。”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朱少兰的质朴话语是对这项民生实事工程的最好评价。
“整治工程的实施,让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更强,核心区排涝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还提高了区域引水活水能力,增加引水流量10立方米/秒,促进了相关片区水环境提升;配套实施的沿河排污口治理工程,彻底清除沿河点源污染,有力保证了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盐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串场河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重“治”更重“管”。各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做到治理与保护并举,下大力气抓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等各方面工作,让水更清、城更美,让百姓更加亲水、“母亲河”更加亲民。
作者:李园园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
图片:郜野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