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即将到来的辛丑年春节,2月10日,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两场新展“吉祥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和“诚慎仁术——清宫医药文物展”分别在神武门展厅和永和宫展厅拉开帷幕,观众可近距离欣赏到158件馆藏珍品如意和83件精选医药文物及7件复制品。
▲掐丝珐琅九如如意-如月之升如意
紫禁城里过大年,吉祥如意两相欢。如意,又名“握君”“谈柄”,由古代搔杖演变而来,取材骨、角、竹、木等,因最初被做成长柄指爪状,用于搔挠解痒,尽如人意,故称“如意”。如意在清代宫廷备受推崇,不但观赏性大幅提升,而且成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每逢宫廷节庆、帝后寿诞、皇室婚庆等重要活动,大臣和皇亲国戚进呈宫中的礼品多以如意领先。乾隆皇帝甚爱如意,以致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处,时常可见如意的形影。
▲金星玻璃灵芝式如意
故宫博物院藏有2000多柄明、清时期的如意,材质涵盖玉石、竹木、金属、牙骨、瓷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清工艺的盛况。本展览特从中遴选158件(套)予以展示,其中不乏紫檀嵌白玉云龙纹三镶如意、掐丝珐琅天保九如九九如意、金星玻璃如意等珍品,力求全面反映明、清时期如意的丰富材质、优美造型、精湛工艺和众多题材。
▲剔彩云蝠仙人图如意
“‘吉祥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旨在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呈现一柄柄精美的如意,期待观众朋友通过观赏富有吉祥含义的如意,深入了解我国传统的节庆文化,在浓郁的喜庆氛围中传递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都海江表示。
同日拉开帷幕的“诚慎仁术——清宫医药文物展”是故宫医药文物首次走出库房、面向大众的大规模展览。中华医药,经千年,诊四季经脉,汲大地精华,相承相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医药文物是反映清代宫廷医事活动的重要实物遗存。故宫博物院收藏医药文物共3000多件,大致可以分为药物、药具、档案、药方、仿单等五大类别。
此次展览遴选的文物,既有道地的中药药材,又有精心炮制的中成药,还有来自异域的外国药物,以及种类多样的医疗保健器具和各种名目的档案簿册。通过这些文物,可以揭示清宫医疗的历史状况,进而窥见清代宫廷生活之一斑。该展览所在的永和宫为常设展“御医药馆”。
▲黑漆描金双龙药柜
为配合展览,永和宫前、后院东、西配殿与中国中药协会合作向观众展示经典名方,具有代表性的中成药八大剂型以及传统制作技艺等。
▲《皇后进药底簿》
▲“行在太医院印”
▲铜杵臼
除这两个新展之外,景仁宫展厅的“御瓷新见——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传世瓷器对比展”,永寿宫展厅的“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午门展厅的“远行与归来”蔡国强艺术展等,都会在春节期间面向观众开放。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陆正明
照片:故宫博物院提供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