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通的新大学生羌玲玲,在入学前经历了一场永生铭记的和平教育课。
1日上午8时30分,她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和其他11位观众代表向遇难同胞默哀、献花,并撞响和平大钟,祈愿和平。悠悠钟声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灵,“我觉得唯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今年以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的灯又熄了四盏。8月19日,99岁的幸存者马鸿祥去世,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73位。随着幸存者的老去和去世,我们应该如何让下一代铭记这段历史,凝聚珍爱和平的力量?
期盼“国家公祭读本进校园”向更大范围推开
从2014年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系列丛书在南京市中小学校陆续发放。其中,《血火记忆》《历史真相》《警示思考》三册被纳入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分别供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
去年年底,南京市教育局对读本阅读情况做了一个摸底调查,南京全市每年有15万名中小学生学习阅读该读本。“和平教育要从小做起,在中小学开展创伤记忆的学习,一方面在未来能够促进记忆共识的达成;另一方面也能警醒人类不再重犯相同的错误。”读本编写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介绍,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读本从内容选择、阐述方式、活动设计上体现适应性,循序渐进,避免暴力行为的渲染。
“强化这段历史教育,应成为我国青少年史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屠杀读本应成为全国青少年历史教育必修课”“在南京市公祭读本整套教材的基础上,组织权威的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与教师来共同编撰全国性的专史读本”……近年来,包括张连红在内的诸多专家学者一直在呼吁将“国家公祭读本进校园”活动向更大范围推开,扩展至全国。
权威专家应“再翻译”普及这段历史
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南京,不少学校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和平教育活动。
南京晓庄学院有一支志愿讲解服务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义务讲解。队员马雯倩还记得第一次接待日本团队时的情形,很紧张,也有点芥蒂。直到看见普通日本百姓紧皱的眉头和凝重的表情,有的还真诚忏悔,她豁然开朗。“这就是和平的力量。只有正视这段历史,才能避免历史重演。”马雯倩认为,青年人应该更多地承担起“播撒”和平种子的责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关于大屠杀教育和防止种族灭绝政策指南》,大屠杀教育需提升课堂教育与非课堂教育部门的互动。对非课堂教育而言,课外普及型读物是不可缺失的一环。然而,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领域,与如雨后春笋般的史学著作相比,科学通俗的普及性读物一直不多。
“历史研究的成果给谁看?历史研究的著述给谁读?史学研究常出现圈子里人写、圈子里人看、圈子里人评的现象。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发表后,读者寥寥,而公众对普及性历史读物有着很大的需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建议史学家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将研究成果“再翻译”,使之成为公众易于接受的产品。
让中外青少年携手浇灌和平森林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未来,社会各界需要从和平学的角度引发青少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立的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作为一所非营利性公益学校,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以普及南京大屠杀历史知识为目的,培训对象以海外留学生居多。从2017年6月5日第一期开班迄今,通过参加专家讲座、邀请幸存者现场讲述、与馆长交流等,让海外学生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三年来,项目负责人刘红艳清楚地记得海外学生的不解和愤怒,以及看到沉痛而真实的历史后留下的眼泪和反思。“马里、阿富汗等国的留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饱受战争的摧残,对和平的渴求也更加热切,他们跟我说,‘刘老师,和平就是再也听不到枪炮声’。”
课程结束后,接过紫金草徽章的留学生都会释放出对和平的祈愿。“至少有一点可以笃定,珍爱和平,从来不是一句空谈,你和我都可以做得更多。”刘红艳说。
从设立国家公祭日到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南京大屠杀已不仅仅是全体中国人的战争创伤记忆,更是人类共同铭记的创伤记忆。只有从人类共同体的角度思考,携手播撒和平种子,守望相助,浇灌成和平森林,才能真正开启人类通向和平的通道。
作者:驻苏记者 叶志明 记者 赵征南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刘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