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应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邀请,沪上媒体·智库·企业家见面会在青岛府新大厦举行,他们将利用2天的时间,走访青岛现代服务业相关企业、单位,亲身感受青岛现代服务业丰富业态,为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在见面会现场表示,以上海为师,青岛现代服务业正在成为驱动青岛经济的重要引擎。6月28日,首批51名青岛干部抵达上海,到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中介组织等开展现代服务业专业实训。看似只有51名干部在上海参加实训,但实际上受益的是整个青岛市的干部队伍。“我们由衷希望更多的上海企业投资青岛、上海媒体推介青岛,更多的年轻创业者走进青岛,与青岛一起携手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薛庆国动情地说。
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锋也表示,在“双循环”格局中,青岛金融业将继续承担起应有的历史担当,学习上海,承接金融辐射服务,跟随上海新一轮开放发展的步伐,推动青岛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开放发展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见面会现场,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名誉副会长、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周伟民表示,青岛一定能够打造中国北方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首席新望认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需要两个翅膀,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金融,青岛制造业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青岛与上海,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经济文化渊源,更以现代服务业为桥,搭建起资源交流的新平台。
让青岛与上海的手握得更紧
去年以来,总书记要求青岛“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青岛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承载更多国之重任的青岛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发力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新格局确立,重新定义“双节点”的青岛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城市坐标。
怎么做?
青岛的答案是,走出去。
6月底,青岛第一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前往上海;7月初,王清宪率领青岛市党政考察团,深入企业、高校、协会和金融机构,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青岛的上海之行或许曾让人惊讶。
在更多人的认知中,青岛是一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与上海并不一致。但这恰恰是青岛取经上海的重点——2019年,上海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对青岛来说,无论是百年青岛港的转型,还是金融业的日新月异,都意味着聚集更多高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素,同时推动黄河流域省份城市、胶东经济圈城市与青岛之间的产业互动。
从这一角度来说,到上海去,学习更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经验,成为青岛此次“走出去”的核心。
王清宪曾在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现场发表主旨演讲,在阐释青岛取经上海的用意与诚意之外,他也表示:“我们由衷希望更多的上海企业走进青岛,更多的年轻创业者走进青岛。”
这无疑道出了青岛此行的第二重深意:“走出去”学习的同时,青岛渴望更多“城市合伙人”的加入——邀请上海企业在青岛投资兴业,让上海与青岛的手握得更紧,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实在”呢?
下一个增长极,下一个增长点
比“投资青岛”更响亮的,是“投资国家战略”。
去年以来,“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的口号伴随着青岛走出去的步伐被一次次叫响,“求贤若渴”的背后,是青岛对自身定位的新思索: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国内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当南方经济快速增长,经济重心南移,北方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青岛看来,国家战略的青睐本质是更高的发展要求,要求青岛主动承担起打造新经济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开放,是青岛的优势。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青岛更是持续深化对内开放,尤其是对更多有能力的创业者、企业家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而投资者的“真金白银”最能体现这一新增长极的活力。
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比上年提升13.7个百分点,一举摆脱了2017年7.4%、2018年7.9%的低增长,增速创近七年新高,列全国35个大城市第一位。
今年上半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青岛的投资数据依然亮眼。据统计,青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比1-5月份提升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
作者:刘栋
摄影:石志勇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赵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