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比村12个村民小组,其中11个在半山区和高半山区。
从香格里拉市出发,往西南行进约200公里,即可抵达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国傈僳族文化的发祥地”。
康普乡阿尼比村,距维西县城63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其中江边居住1个村民小组,在半山区居住6个村民小组,高半山区5个村民小组。
一个周日下午,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的傈僳族姑娘余卫香,正和妈妈丰丽群用傈僳语视频聊天。
家住高半山区的丰丽群,有两个女儿,余卫香读大三,余卫清读高三,“如果没有政府的帮扶,恐怕,两个闺女都读不下去了。”
▲母亲丰丽群、父亲余贵山和女儿余卫香视频。
余卫香考上高一那年,妹妹正好要上初一,高中并非义务教育、得交学费,那时候,父母生病,家里资金困难。余卫香告诉记者说,“一开始,我就想好了,自己辍学打工,和父母一起供妹妹读书。”
送妹妹去初中报到那会,余卫香什么也没有说。开学后不久,阿尼比村党总支书记唐海峰找上门来。
“余卫香辍学没几天,就被村里发现了,我们就上门做工作,又找来助学资金。”唐海峰认真地说,2015年前,阿尼比村仅有2名大专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委会本着“扶贫必扶智、致贫先治愚”的思路,通过召开社干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党员大会、工作队入户遍访等方式,大力宣传引导,要求全村适龄儿童接受基本教育,鼓励青少年主动追求高等教育,引导学生毕业后积极谋职就业。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实现0失学0辍学。
▲丰丽群和余贵山从玉米地耕作归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在上海市宝山区工商联的组织下,相宜本草等公司对阿尼比村13名在读大学(专)生进行资助。自2019年起,发放6000元/每生/每学年的助学基金直至毕业。
同样享受助学基金的,还有就读大理学院的大三学生游占玉。父亲游正清是名残疾人,腿脚不便。
“女娃读书还可以,今年毕业后,她想考专升本。”45岁的游正清接受采访时表示,一直希望女儿把书读好、找份好工作。“政府和企业的帮扶解决了家里的大问题。孩子如果考上本科,我们能供得上。”如今,游占玉在校一年开支8000元左右,扣除6000元助学金,家里只需负担2000元。
游正清说,如今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过去,猪肉只卖7-8元/斤,现在可以买到17-18元。“我家养了7头大猪、12头小猪,还有6亩多玉米地,又种了魔芋、核桃、木香等,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国家的政策好啊,供娃读书的压力小。”
▲村民游正清正在喂猪。
唐海峰补充说,沪滇协作项目和“万企帮万村”,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家庭的教育负担,另一方面,解除了大多数家长及学生的辍学思想。“目前,阿尼比村全村在校学生114人,其中,大学(专)14人。可以说,我们村受教育情况持续向好,发展教育促脱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他还透露,2018年,托扒比组一名大学生毕业后,成功到本地事业单位就业,成为30年来阿尼比村第一位公职人员。
在挂断视频电话前,记者问余卫香,大学毕业后想干嘛?她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学的是少数民族与文学,跟傈僳语相关。毕业后,我想回家当一名老师,因为我是从高山里走出来的孩子,还是想回到那里,为家乡多做些贡献。”
听完女儿的回答,丰丽群脸上漾着一圈欣慰的笑意。
作者:付鑫鑫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刘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