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谭蔚泓院士牵头的课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的研发”获国家科技部推荐进入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通道,该课题是我省首个国家新型冠状病毒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项目,也是全国300多个申报项目中仅有的2个获批推荐进入应急审批通道的核酸现场快速检测项目之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普通实时定量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的迅速上市和临床应用在患者临床诊断和疑似患者排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临床病人确诊的金标准,但是,受操作繁琐、耗时长、需要集中送检等限制,还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增长的大量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等排查诊断的检测需求。因此,国家在2月8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项目申报指南,旨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新型冠状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产品。
据了解,与传统实时定量荧光PCR核酸检测不同,该项目基于自主研发的一种全新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实现了在同一温度下,无需PCR仪、无需专业PCR实验室、无需PCR复杂手工操作步骤、无需冷链运输,一个小时即可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极大降低了检测设备、技术人员的成本投入,具有准确率高、省时、简单、安全等优点。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患者确诊提供现场快速检测手段,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现场快速检测,解决“开盖”问题,在目前检测时长普遍在3小时的基础上,实现80分钟以内完成全流程检测,极大缓解目前患者确诊的检测压力。
“科学防控的核心环节需要科技支撑,也是给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紧急命题。作为国家级科研院所来说,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病毒,就需要及时把重大科学问题转变为临床应用成果,需要科研工作者与产业界联合起来,对临床数据、科学资料和相关诊断产品系统地进行采集、鉴定、分析、综合,这是一个创新过程与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国家近15年来强调科学研究并大量投入科学和技术创新后我国科技实力的具体体现。”谭蔚泓教授介绍,在本次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在诊断中具有“金标准”的作用,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现场快速检测产品,以及配套的家庭便携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检测技术。
“我们有技术,企业有产品,医院有现场,因此在团队组建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这将为精准防控发挥重要作用,赢得宝贵时间,可以说,我们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响应是迅速的积极的和有效的。”谭蔚泓教授介绍,此次科研攻关中,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因诊断困难、医疗资源透支而造成的防控难题,我和我的团队发明了一种便携傻瓜式的现场快速分子诊断新技术,就是围绕当前亟需开发能在社区及家庭应用的快速现场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和民众在家庭、社区对感染病疑似患者进行现场筛查,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重大疫情的就诊分流,从而解决集中检测造成的医疗资源透支和交叉感染的严峻问题。
课题承担单位负责人尤其敏博士介绍,此次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的积极推动和组织下,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等国内一流重点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组建项目研发团队,设置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现场快速检测试剂开发注册、多中心临床评价、家庭便携式简易检测技术和试剂、临床毒株变异性评估等四个子课题,将利用团队成员单位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突破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关键瓶颈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安全高效检测、早期发现和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根据项目实施要求,一周内课题组将完成产品研发,两周内提供产品由第三方进行性能评估,一个月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望初步建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现场快速检测平台体系,在疫情防控、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海波 王屹峰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