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爱,我永远记在心上。我想,有生之年一定要为人民做点什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希望工程三十周年报告会上现场,86岁的退休干部陈荣超满头银发,挺直身体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现场掌声如雷。20多年来,陈荣超夫妻累计捐资130余万元,捐建了2所希望学校、39个爱心书屋,先后资助48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教育,他们几乎花尽了一辈子的积蓄。而最初触动他们的,是一张名为“大眼睛”的黑白照片。
▲陈荣超夫妻(吴金娇/摄)
在那张黑白竖图中,手握铅笔的小女孩苏明娟抬着头,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因为这张照片,苏明娟被选为希望工程的“代言人”。这张照片引发社会各界对贫困失学少年儿童的广泛关注,也让捐助资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大眼睛”苏明娟(解海龙/摄)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基会发起了一项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使命的公益项目——希望工程。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安徽省金寨县落地。三十年沐风栉雨,截至2019年9月,希望工程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捐款”
1992年6月10日傍晚,两位军人带着3000元钱走进中国青基会的捐款室,他们是受人之托来捐款的,在得知捐款必须留下姓名后,他们回答:““如果一定要留名,就写‘一位老共产党员’吧。”同年10月6日, 这位老共产党员再次捐助了2000元。中国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几经辗转终于了解到,这位“老共产党员”就是邓小平。而这两笔捐款,改变了一位广西女孩的命运。
▲邓小平捐款收据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80%的人口都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为了推动教育普及,国家开展大规模扫盲工作。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施行。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学杂费仍是沉重的负担。在这个背景下,1989年3月由共青团中央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基会,旨在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同年十月,希望工程应运而生,逐步发展为社会公益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明天你可以去学校上学了,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通过希望工程为你捐助了学费。”周标亮回忆起25年前班主任的这句话,眼噙泪光,哽咽不止。那是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小平爷爷的温暖激励我的成长!”
▲周标亮(吴金娇/摄)
大学毕业后,周标亮选择回到母校任教,如今,她已经成为了广西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家乡更多的孩子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周标亮的故事并不是特例。作为希望工程最具代表性的受益者,“大眼睛”苏明娟已转身成为践行社会公益事业的行动者。2018年6月,她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截至目前,该基金收到捐款捐物合计600余万元,参与建设2所希望小学、资助35名大学新生。曾经受到捐助的学子们成才后怀着感恩的心反哺社会,爱的希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慈善事业不断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向希望工程捐款以个人捐款为主,写信是主要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捐赠的形式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姚明和希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达成共识,在希望工程架构下发起设立“姚基金”, 在“以体育人”的核心理念下,通过体育项目助力乡村学校学生成长。姚基金秘书长叶大明介绍:“去年开始,姚基金升级为独立的基金会,这也是希望工程孵化出的又一个致力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平台。”
▲姚基金秘书长叶大伟(吴金娇/摄)
中国青基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在会上指出,现在国家已基本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如何从“有书读”到“读好书”?作为与希望工程合作23年的老朋友,宝洁公司做出了有益尝试。2014年起,宝洁200所希望小学开启了“宝洁希望小学儿童剧计划”,签署了国家大剧院国际儿童戏剧季公益合作伙伴计划,旨在丰富和提升留守儿童精神世界。“今天,我仿佛已经可以看见,在不久的将来,来自我们乡村希望小学的孩子和老师们可能在国家大剧院的国际儿童戏剧季、在爱丁堡戏剧节中自如穿梭,自我表达。”宝洁大中华区公司传播与公关部企业传播总监梁云憧憬道。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报告会上感慨万千:“30年参与到希望工程中的有千千万万普通百姓,比如把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捐献出来的少先队员;比如像茅台集团、宝洁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比如像姚明这样的明星……更让我们感动的是还有像陈荣超、杨玉仙这样带着信仰做贡献一大批的前辈。”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吴金娇/摄)
从最初的个人捐款为主,到如今发展为个人捐助、大型企业慈善基金支持、其它公益基金会共同资助等多层次发展。希望工程的三十年,也见证了中国慈善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公益组织不足100个,发展到目前超过7500个;社会组织接收的年度捐赠总额从20世纪90年代初不足10亿元到2008年超过100亿元,再到2018年接近千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青团在新时代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这是对我们的提取,也是对希望工程的鞭策。希望工程已经走过了30年,成为社会公益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计划工程即将开启的30年,将汇入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贺军科说。
作者:本报驻京见习记者吴金娇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