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其顿比托拉国家剧院演出的《孩子梦》剧照。 (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策划发起,天桥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老舍艺术节正如火如荼举行,共12部中外戏剧佳作或已上演,或即将登上北京各大剧院的舞台。
首届老舍戏剧节于2017年举办,高水准的剧目展演和戏剧主题活动受到观众与业界的瞩目和肯定。与前两届一样——从探讨中国女性命运的《新原野》到探讨都市中错综诙谐人际关系的先锋喜剧;从探索生命诞生到垂暮的默剧《生命无限好》到依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孩子梦》;从一代经典剧目《雷雨》到莎士比亚作品改编而来的《李尔之歌》,第三届老舍戏剧节仍秉承呼唤“戏剧文学精神”的创办主旨,以“民众情感、人文关怀、民族语言、国际视野”作为独树一帜的主题词,力图打造一个质感鲜明具有温度的戏剧节。
《新原野》:深入关怀女性命运
作为第三届老舍戏剧节国内单元的作品之一,由作家万方编剧、冯宪珍、孔维主演的戏剧《新原野》近日在京演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入关怀和诗化的舞台语汇赢得不少观众好评。
《新原野》改编自万方在20年前发表的中篇小说《杀人》,作为对父亲曹禺的致敬之作,万方试图在剧中展现与《原野》类似浓烈的爱恨与复杂的人性纠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原野》来源于《原野》。作为观众,我觉得《原野》这部戏太浓烈了;作为编剧,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写一种人物关系如此紧密,冲突如此剧烈的戏。”万方表示,《新原野》是站在上帝的角度去俯瞰一片荒原的命运,女人的苦海,它对当代女性的启迪在于:“自爱、自立,是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的根本,依靠在另外一个个体上的东西永远没有自己可靠。”
此次上演的《新原野》由立陶宛女导演拉姆尼·库兹马奈特执导,在极简的舞台框架内,拉姆尼用了大量的意象化符号、舞蹈化动作等来延续文本中的诗意,如垂挂下来的粗麻绳、悬在上空的“月亮”,赋予整部剧某种轻盈的质地,让人在沉重之外思考救赎与悲悯。
▲北京人艺《雷雨》剧照。 (北京人艺供图)
《新原野》启发自曹禺的《原野》,而曹禺的另一经典之作《雷雨》——作为本届老舍戏剧节的重磅之作也在不久前再度回归首都剧场。作为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和此届老舍戏剧节的重磅节目之一,《雷雨》开票不久便售罄,足见经典作品历久弥深的魅力。此次上演的第三版《雷雨》集合了龚丽君、杨立新、王斑等北京人艺众多实力演员,一百四十余场下来,当年的新团队早已变成了老搭档,他们塑造的人物早已为人熟悉,但剧中人物的欲望与挣扎却仍搅动着当下观众的心。
《孩子梦》:残酷与诗意并融的寓言
1935年,载有937名犹太逃亡者的“圣路易斯号”从德国汉堡出发,准备经古巴前往美国,却不料在哈瓦那被拒绝入境,之后又纷纷被美国、加拿大等国拒绝,逃亡者们无奈漂回欧洲,最后200多名犹太人在英国上岸;还有600多人分散进入法国、比利时、荷兰,然而第二年这三个国家就被德国入侵,境内犹太人多数被关进集中营。
1986年,以色列国宝级剧作家汉诺赫·列文将这趟揭示了“人性之残酷、人类之冷漠”的旅程改编为话剧《孩子梦》,它被视为以色列舞台上最具有诗意的作品之一,也是列文戏剧风格的集大成者:“宗教、寓言、讽刺、残酷与诗意以恰到好处的程度交融。”受第三届老舍戏剧节之邀,由北马其顿比托拉国家剧院演出的《孩子梦》首次来到中国,11月16日至17日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虽然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话剧《孩子梦》并没有强烈的故事性与情节性,甚至剧中的人物都以符号化的定语来命名,如“爸爸”“妈妈”“暖心的旅客”等,在剧作家李静看来,这种表现主义的戏剧或许对中国观众乍看陌生,但却是一次难得的馈赠:“列文所有的作品,本质都是诗。诗性更趋向含混、抽象、内在化,它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生活化的、具体化的、故事化的戏剧,而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孩子梦》这样的戏实际上对我们的精神补益更加强劲,没有任何铺垫与过渡,剧中呈现的人性的真相就直接砸向了你。”
表现主义的手法也使得《孩子梦》超出地域与民族的限制,而成为揭露人性真相、灵魂幽微深处的广泛寓言。在中国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解玺章看来,《孩子梦》象征性地表现了犹太民族的苦难,而剧中呈现的人性的残酷、人际的纠葛、心灵的无所依归,对终极问题的探讨却直击当下人的心。
在舞台的呈现上,以色列年轻导演伊泰·德荣的演绎理念也与列文的剧作风格相得益彰:“梦中的剧场有着与现实中截然不同的规则。不再有潜台词和隐藏的愿望,而是一条由图像、意义、恐惧和欲望构成的美丽链条。”没有外放的表演和花哨的声光电手段,充满水的舞台让人有置身梦境的冰凉与真实。
“国际视野”是老舍戏剧节的主题词,除了《孩子梦》,第三届老舍戏剧节还呈现了三部致敬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并将奉上法国诺诺剧团带来的萨缪尔·贝克特作品《等待戈多》、德国弗洛兹默剧剧团的面具默剧《生命无限好》等名团佳作,千姿百态的表演与迥异万端的故事将打破语言的隔阂,让观众们在戏剧中凝视自身的生活。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