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是代表改革开放杰出成就的人居环境科学的开创者,被誉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
但是,与所有这些赞誉相比,吴先生更看重的,是自己对人居理想始终如一的坚守:“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何为明日之人居?吴良镛先生以数十年的思考与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科学、人文、艺术的融汇就是‘人居之道’。”“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2011年,在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成立10周年时,大病初愈后重拾书法的吴良镛先生挥毫写下了这几个大字。
在3月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人居环境科学学科卷”2019年学科编委会上,作为主编的吴良镛先生,精神矍铄地参加了一个半小时的会议。
是怎样的契机让吴良镛先生将建筑事业与人居梦想作为一生的追求?出生于1922年的吴良镛,见证了上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坎坷历程。1937年,南京失守,吴良镛随家人一路西迁。他无法忘记1940年参加高中毕业升学考试后两小时,他的学校所在地合川就遭到了日军的轰炸。全城大火,顿成瓦砾,居民在废墟中啼哭,吴良镛感到“天下之大,却无安乐之土”。怀着“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抱负,他走进了(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4年初,吴良镛在建筑系毕业前写了一篇论文《释阙》,刊登在班办的刊物上,得到梁思成的欣赏,希望能将他招至门下。1945年初夏,吴良镛在重庆见到了梁思成,“先生原望我充当其古建筑研究之助手,当我陈述自己对城市研究的志向后,不期深得先生赞赏,从此更坚定我终生致力的目标。”
1946年,吴良镛受梁思成之邀来到清华,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每当回想起与清华的缘分,他的语气中都充满无尽的怀念和感激:“跟随梁思成先生筹办清华建筑系,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学莫便乎近其人。”于他而言,梁思成是中国建筑事业的一代大师,是清华建筑系的创业者,更是影响他一生的导师。梁先生曾勉励他“君子爱人以德”,吴良镛始终以此自勉,也用这个准绳来要求自己的后辈。
1948年,他在梁思成推荐下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建筑学家沙里宁。求学期间,沙里宁不止一次对他说:“中国有博大的东方文化,可惜我知之甚少,希望你能够在中与西、古与今方面走出自己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不久,他收到了由林徽因口授、后又加写的“百废待兴”的亲笔信,召唤他回国,吴良镛迅速作出抉择。1950年底,他乘坐“克利夫兰号”邮轮回到祖国,同船的还有数学家华罗庚。
回国后,吴良镛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他于1951年开始主持清华建筑系市镇组工作,并与中国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一道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从1952年起,吴良镛历任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全面推动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等学科的发展。
1959年,吴良镛倡导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图书馆等著名建筑都曾凝聚他的心血;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余震未消,他就作为最早一批专家参加重建规划。
“文革”结束后,1980年,吴良镛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参加1981年的中科院学部大会后,他深深感受到当代建筑学家对建筑学科发展所应肩负起来的重任。“这次大会使我认识到,面对新中国成立与‘文革’后的经验与教训,建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走向科学,向建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强大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让年逾花甲的吴良镛抖擞精神,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同时进发。
1984年,62岁的吴良镛正式卸去行政职务,初创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开始“进军科学”的探索。半个房间,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仅2万元研究经费,吴良镛与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和几个硕士生全力展开了科研。他常常凌晨3时起床工作,“鏖战”两三个小时之后,稍事休息便准时上班。每天清晨和傍晚,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推着一辆盛满图书和资料的小推车在上下班路上走过校园,成为清华大学一景。
此后的30年,被先生称为自己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提出“广义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的落成并获得世界人居奖,以及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的推进,都在这段时期结出硕果。
如今已近期颐之年,依然前行不止。近年来,吴良镛先生呼吁,在城市和建筑中对本土文化“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他关心首都,关心京津冀的发展,关心国家的未来。2017年,95岁的吴良镛前往雄安新区,就新区规划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他一直坚持建筑师要紧紧跟上社会的发展,要有坚强的毅力和爱国的精神。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
实习编辑:罗娜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赵征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