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吴光辉,1960年生, 湖北武汉人,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国产大型客机C919总设计师。1982年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他一直从事飞机设计工作,先后担任998、ARJ21等多型号飞机的总设计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荣誉,为我国航空工业做出突出贡献。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年那个从汉口坐船到南京的少年,如今已生华发。算起来,从普通设计员到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与飞机结缘已经35年,但他想要有一架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梦想从未改变。面对诸多荣誉,他总是谦虚地说: “国家需要我们,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为了摘取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今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举国沸腾。C919大型客机是150座级的单通道飞机,和波音737-800、空客320属同类机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保有量最大的两种机型,占到全球市场的70%。
曾经流传过这么一段话,出口八亿件衬衣所得的利润才能换回一架空客的飞机;出口十亿双袜子,才能换回一架波音的飞机。与飞机打了多年交道的吴光辉更知道,如果我们没有大飞机项目,我们未来有大约一万亿美元产值将拱手让给别人,我们将生产更多的这种低端的产品去换回这种高端的产品。
大飞机不造不行,然而被称作“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大型民用客机,研制一架飞机通常要5到8年,甚至10年,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基础是很难做大型飞机的研发和制造的。
2008年5月,中国商飞挂牌成立,吴光辉调任新岗位,担任起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和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在多次与美国、德国、法国的合作交流中,吴光辉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国内基础的薄弱和国外技术的垄断与封锁使得一切都是从无到有、赤手空拳摸索的过程,前进的每一小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说: “我们设计C919,要做整个气动力设计,从机翼、机身到整机,从计算到分布试验。我们要体现技术的先进,如果没有其他机型先进,就没有优势和市场。”
为了使飞机更安全、舒适,2013年,吴光辉用业余时间考了飞行驾照。一开始的飞机设计是在建筑工地一样的工棚里,吴光辉没有抱怨过一句条件艰苦,只是告诫自己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一定要稳扎稳打。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吴光辉带领大家实行“711”和“724”的工作模式。“711”,是指一个星期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时;而“724”是指在关键工作上7天24小时运转,工作人员进行倒班。而他自己,更是不记得有多少个节假日奔波在去往各个科研院所的路上。
全国恢复高考那年与飞机结缘
“我个人比较爱好电子,从小村里的收音机就是我修的。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电子专业可选的很多,有飞机设计、电子电气、雷达、发动机等,当时我就想学飞机设计,将来可能做总设计师,于是就报了飞机设计专业。”这个简单而朴素的想法使吴光辉与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飞机设计事业也成了他一生的追求和挚爱。
回忆起当年的学习时光,吴光辉感慨地说:“我刚进校门的时候学习基础不是特别好,高数明显感觉很吃力。”为了学业,他比别人花了更多的时间、下了更多的工夫。每次上完课,他就到自习室、图书馆看书,把课余时间几乎全用在了复习和自学上。为演算一道高数题,他时常沉浸其中,等有抬眼的工夫时,发现整个教室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学校除了开设各种专业课程,还特别重视工程实践。吴光辉记得,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他们到国营峨嵋机械厂实习,他被分到飞机设计研究所学习锻炼。在那里,他和研究所里的技术人员们一起钻研如何改进飞机结构、提高作战能力。有些看似深奥的问题在一次次的技术钻研和思想碰撞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老师傅们丰富的“作战”经验更让他受益匪浅,“这种真实的工程环境对我后面的成长很有帮助。”学校重视实践的良好氛围也深深影响了吴光辉。
从默默无闻到挑起飞机设计的大梁
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吴光辉被分配到了航空工业部603所担任技术员。吴光辉踏实肯干、刻苦钻研,基于在大学学到的扎实的专业基础,加之对计算机这种新生事物的快速掌握,他逐渐显现出了在专业领域的优势。这为后来C919的研制过程中没有一张图纸的“无纸化设计”打下了基础。
由于缺少人手,整机的运算、燃油的消耗、弹药的消耗所造成飞机重心的变化等一系列数据,都由他来负责计算。凭着对航空事业的这股执著劲儿,经历种种磨炼的吴光辉慢慢挑起了飞机设计的大梁。
2005年,事业有成的吴光辉勇挑重担,从战斗机的设计中抽身出来,投身到ARJ21民用客机的设计中,在ARJ21设计上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大型客机C919设计的前奏。
C919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设计性能比同类现役机型减阻5%;外场噪声比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第四阶段要求低10分贝以上;二氧化碳排放低12%至15%;直接运营成本降低10%。
“首飞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证明我们具备大飞机设计能力、制造能力,让它飞起来了。后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也许三四年,也许更长,但是我相信中国人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乘坐上我们自己的飞机旅行。”吴光辉至今仍为这一目标努力着。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均由中国商飞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