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神州大地沉浸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欢乐喜庆之中。
这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广大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一次盛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伟大征程,人民群众欢欣鼓舞、信心满满。今天起,文汇将通过“十九大时光”专栏,向读者传递记者深入改革前沿、街道社区、工厂企业、学校院所采访的所见所闻,全方位、多侧面反映上海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的精气神。让我们一起记录下这生动、精彩、难忘的“十九大时光”。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新技术中心团队总是发挥集体智慧解决难题。(袁婧/摄)
“FAST发现了新的脉冲星,来国家天文台拜访的学者又多了不少。在不少领域,全球科学家都已在看着中国。祖国站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为她承担大国责任提供支撑。”昨天,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新技术中心主任张永合正在北京出差,通过党支部微信群发回了上述这条信息,激励中心“80后”“90后”青年科研人员。
“承国家之志,铸时代新星”是镌刻在小卫星创新院入门大厅墙上的十个大字,也是这支组建仅14年、平均年龄仅31.7岁的年轻团队的座右铭。新一代北斗导航系列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近年来,小卫星创新院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总体研发工作,迅速成为我国航天领域的一支排头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空间科技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张永合说,为大胆探索技术前沿,创新院从两年前开始组建新技术中心,搭建一个可以让各种新理念、新技术融合交汇的平台。
16位年轻科学家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开启了一次空间技术的“逐梦之旅”。
无论是从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学成归来,还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院校,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为祖国空间科技走向世界前沿而尽力。
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毛青筠和蒋俊、张博一起,探索“空间可重构模块化”技术,他们形象地将这称为“在太空中玩变形金刚”;丁国鹏、支帅等专注于发展智能视觉技术,让航天器模块未来的交会对接更加自主;王亚敏、邱成波、孙煜坤等则在为低成本、高智能的深空探测小卫星做着技术准备,争取在2025年前实施着陆小卫星,探寻生命与水的证据……
“只有为自己的祖国奋斗,才有真正的激情。”今年年初,王彬由中科院“百人计划”从日本引进回国。不到一年,他已获得多个项目的支持,并组建起一个相当规模的实验室,在激光微推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新技术中心团队每个年轻人几乎都有自己申请到的科研项目。
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得益于近几年力度不断加大的引才政策,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都已顺利落沪,了却工作的后顾之忧。
16位年轻人中有12人是党员,在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人生选择中,他们感受到了祖国发展强大的脉动。“在浦东张江,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的兴起、高校和高水平科研机构的云集,都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科研环境。”张永合说,微小卫星已成为世界卫星发展的前沿,身处张江,在汇聚创新技术的同时,更可将创新能量向外辐射。
不久前,小卫星创新院与葡萄牙一家研究机构携手组建实验室,着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旨在探索从深海到深空的集成交叉前沿技术;他们还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方商讨筹建联合实验室。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我们都热切期盼党的十九大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张永合说,“当更多空间科技领域的欧洲创业者开始瞄准今后十年的中国市场时,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自豪,我们更要为开启新的征程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