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王彦
卷首语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2017年5月,诗一般的语言出现在了市党代会报告这样的重要文件里。
人们口口相传,因为心向往之———互联网时代的大众,渴求衣食无忧,更期待精神宜居。当城市创新发展迈入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迫切。
人们口口相传,更因为亲眼所见———蓝图里勾勒的愿景,正一点一滴变为现实。
5月,南京东路街道给老房子挂上二维码,告诉往来人:天蟾逸夫舞台曾是上海座位最多的表演场所,黄浦剧场是国歌唱响的地方。
6月,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边拓展着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一边将普通影迷奉为座上宾,在闭幕盛典上为他们的故事谱一首歌。
7月,刚办到第三届的沪剧艺术节,已聚集了极高人气:七天内,六代同堂的艺术家用上海的声音唱响时代赞歌,也走访城市的各个角落,与市民共话沪剧情怀。
8月,书展与高温、暴雨同行,但遍布全市16个区、相逢于街角的品质阅读,如此优雅地激荡着一座城的精神共鸣。
9月,世界顶级的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大赛宣布明年再度来沪,并且继《梁祝》之后,又一支中国作品《悲喜同源》被列为规定曲目。
……
这些人文的吸附力、浓得化不开的文化气息,越来越确证着一座有温度的城。
哲人说,“罗马非一日建成”;诗人说,“不是槌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让鹅卵石臻于完善”。文化于上海,能有如按摩人心的和风细雨,是因为———这五年,文化被视作城市的核心资源。一张张顶层设计的图纸,悄然更新着城市风貌。
比如重内涵、高颜值书店如雨后春笋的背后,是《上海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其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各区人口规模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分布,优化实体书店布局;要在新建的街区、商区、社区、学区和村镇文化设施规划布局中,为实体书店预留位置。
比如上海艺术家们在国内外舞台集体绽放的背后,是启动于2015年春天的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具有指标意义的“一团一策”全面铺开。针对讲述“世界语言”“中国语言”“上海语言”的不同文艺样式,改革从项目、人才、资金、场地等入手,一项项对症下药。
又比如,许多稚子小儿开始捧读“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的背后,是上海把“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摆在了为民族塑魂铸魂、固本培元的重要位置。随着连环画绘本、故事脚本陆续出版,随着一场场公益讲座深入浅出,孩子们能看懂大画家的画、知晓民族源流的故事。
这五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城市本身也被当作文化主体。上海,建高度,创速度,也细致如绣花般治理着河流水道、建筑街巷、砖瓦草木。追求“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背后,是追寻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是以,行走上海,黄浦江岸线是贯通的、可漫步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大师写出巨著的亭子间,都是有迹可循的。上海已有60余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于2016年又增加了119处街坊和23条道路;上海不断丰富着的文化体育设施,对标国际,更惠及普通市民。
人文兴,则城兴;人文美,则城美。
在上海,能涌现“时代楷模”邹碧华、汤庆福,“基层好干部”蒋永华,“中国好邻居”王海滨,以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武亦姝,一切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