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上海今年经济工作开局好于预期。根据昨天公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全市生产总值 (GDP) 同比增长6.8%。值得一提的是,实体经济对经济增长功不可没,制造业拿出了自2012年以来的最佳开局表现,占全市GDP比重出现了罕见的反弹。与之相对,在调控政策作用下,房地产业一季度增加值大幅下降16.1%。
昨天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一季度,上海GDP完成692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根据年初上海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上海GDP预期目标是增长6.5%。基于此,再综合各种因素,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昨天表示,一季度上海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市统计局总经济师汤汇浩表示,支撑一季度经济增速回升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工业支撑力度显著提升,二是内需基础性作用增强,三是出口贡献加大。统计显示,一季度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23.1%,同比提高了41.2个百分点之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出口额增长13.2%,去年同期则是下降5.6%。
这些支撑因素中,实体经济的表现特别引人注目。过去几年,上海工业持续陷于困境,然而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转机,今年则延续了这一势头。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较去年同期的-4.1%足足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因此,虽然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依然高达7.5%,但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却有所回升———从去年一季度的25.96%提高到今年的26.00%。去年,上海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曾为工业占全市GDP比重划出“25%”的底线。
除了整体表现亮眼,上海工业在结构和效益上也都出现优化。去年一季度,全市六个重点工业行业中有四个出现总产值下降;今年则是“五升一降”,总产值增幅超过10%,其中汽车制造业劲升18.8%,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3.3%,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也增长了6.5%。在效益方面,1月至2月,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2.4%和40.1%,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每100元主营收入的成本比全国低6.21元,这些都显示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昨天的发布会上,还有其他一些颇受关注的经济数据发布:一季度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2%;物价水平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和8.6%。
此外,一季度全市共拆除违法建筑19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5.6%;中小河道整治累计开工建设455条段、625公里,占全年整治计划的99%;全市地表水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目标达标率为71.9%,同比提高23.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下降22%;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4.4%,提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3.9%和17.2%。这些数据都显示上海补短板有力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