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共享单车的“空间尴尬症”已经发作了:如果早晚高峰迟一点赶到地铁站,连个见缝插“车”的余地都没有;如果骑着它在中心城区穿梭,属于骑行的“合法通道”也是极少,一公里左右的骑行路线像是“断点续传”,逼得骑行者要么骑上机动车专用车道,要么上人行道与行人争夺空间……
短短一年间,由商业资本主导的共享单车项目已然融入上海的城市交通版图,“空间尴尬症”的出现提醒我们,新生事物与城市管理之间需要留有“磨合期”,才能实现此后可能实现的有效协同。在经历了最初的“野蛮生长”之后,这一打上“互联网+”印记的创新服务,究竟是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还是让已经脆弱不堪的城市环境更显捉襟见肘?
共享单车时代,考验城市管理艺术的时刻到了。
临界点上的收与放
在流水线上组装完毕的簇新自行车,下线变成了城市各大地铁口越来越庞大的自行车阵仗;最初设计的几人能用一辆共享单车,变成了非高峰时段一人能挑十辆车……如果在上海的各主要枢纽地铁站走一圈,“车满为患”的“盛况”已经出现,共享单车占满4排,行人仅可侧身通行的“空间尴尬症”日渐发作。
在过去短短14个月时间里,摩拜单车和ofo各自完成了5轮融资,2017年第一周,摩拜单车的D轮融资达到2.15亿美元;3月,ofo的D轮融资额度更是高达4.5亿美元。大笔真金白银投向共享单车,令这一原本很少有人问津的边缘市场需求迅速膨胀。根据官方统计,目前上海的共享单车投放总数已达45万辆,加上超过8万辆由政府扶持的有桩公共自行车,总数离上海单车容量的临界点———60万辆,已是一步之遥。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表示,60万辆这个估量比较合理,即平均每50名上海居民可以共享使用一辆自行车。一旦过了这个临界值,人与车的平衡将被打破,单车就会泛滥成灾,会给城市管理造成新的“无序”。
为了避免无序,在临界点逼近之前,城市综合管理当下最需要处理的是“收纳”与“裁剪”问题。一收一放之间,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所谓“收纳”,是指规划充沛的车库、公共停放点等配套空间。
在共享单车流行之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自行车使用人群已经出现大幅萎缩,导致在地铁口规划时,没有为自行车留下足够的停车空间。如今,当共享单车大量出现后,地铁口自行车乱停放成了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难题。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的做法,通常是企业与街道或区级政府协商,由政府部门出面设置单车停车区域,单车投放企业则负责划线等具体工作。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增加了规范的收纳空间,让乱停乱放的不文明现象有所收敛。几家互相竞争的单车企业也达成默契,规划的停车空间都接收竞争对手的车辆及社会车辆,避免了恶性竞争。
不过,这种“单点作战”的方式,弊端也显而易见。街道或者区级层面的停车规划,难以具备全局眼光,且不同地方的收纳规则也不尽相同。有分析人士建议,除了地铁口和热门商圈附近,是否还应该开辟更多的单车“收纳空间”? 大型公交站、火车站、学校、医院等交通枢纽点或人流密集区域的单车“收纳空间”,是否应该由市级层面进行统一规划?
所谓“裁剪”,就是对自行车乱停、非机动车道上乱骑现象定时定点“清障”。
去年年底,上海市消保委组织志愿者对沪上各类共享单车进行了200次消费体察,结果显示,37%的车辆是在公共停车区域之外找到的,这种情况在早晚高峰时尤为严重。在消费体察中,71.5%和57%的消费者分别抱怨乱停车已经影响到小区的环境秩序,或导致地铁口等交通枢纽区域的秩序混乱。
目前,黄浦区已准备推行“电子围栏”,即事先把可以停放共享单车的区域告知平台,平台对现有的锁车系统进行调整,将共享单车设定为不在限定停车区内就不能停放的模式。还有创业企业在研究硬件围栏,也就是在划定的停车区域四周安装传感器,在现有技术无法精准定位车辆的情况下,辅助后台精准定位。不过,这两种技术的大范围实施,都需要资本的支持。
在公与私之间定规则
从来没有一项商业行为能够赢得如此多市民的点赞和参与,共享单车的流行,用“光速”把政府倡导多年的“绿色出行”理念变为现实。这一健康价值观,在共享单车的爆发、流行过程中,始终被高度肯定。
上海市消保委曾经做过一份消费者体察报告,在用户端,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共享单车“非常值得推广”和“值得推广”,两个选项的比例共计高达76%。而在政府层面,近日交通部部长李小鹏也表态称,“共享单车是模式创新,我们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鼓励各地政府因城施策,加强管理,政府要有作为,企业要遵纪守法,广大使用者要文明出行,共同努力,共享单车一定能发展好。”
从“0”到45万辆,在上海,共享单车已经庞大到无法忽略。但是,共享单车在整个出行领域是什么身份和定位,依旧有些模糊。政府治理与企业责任的边界在哪里?
有专家认为,如果把共享单车作为整个城市出行系统中的一环,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兼容性”问题。在国内,许多城市都推出过有桩公共自行车服务。大多数情况下,公共自行车服务由政府买单,第三方机构操作。但现在共享单车的崛起,却通过企业竞争的方式,部分替代了原本政府应该做的事。那么,公与私之间如何定位? 政府与企业之间如何相互配合?公共服务与企业盈利之间的矛盾又如何协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桩的公共自行车和无桩的共享单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一位有桩公共自行车管理者曾向记者提出过自己的困惑,“现在大家都骑摩拜和ofo了,有桩自行车使用的人越来越少,怎么办?”事实上,原有的有桩公共自行车与现在的共享单车服务,分属于不同的体系,在各自不同的平台上运行。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把无桩的共享单车接入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平台,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或者双方的平台打通兼容?
再放大一层,从城市交通治理的角度来看,共享单车的未来不仅仅是企业发展所需,更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单车如果就是定位于服务“最后一公里”,那么它与整个城市其他公共交通如轨交、公交的协作,是否能够通过一个统一接口“无缝衔接”,而不是必须通过各家的App才能操作? 有专家甚至建议,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之间,能否可以尝试换乘优惠?
此外,如今共享单车的信用体系,都是由企业来构建,封闭在小小的应用中,这使得很多用户的不文明行为得不到约束。协力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游闽键由此建议,应该将政府网格化巡逻管理部门与企业信用分制度对接,完善企业信用分收集,将共享单车用户的信用数据纳入社会征信体系,从根本上提高用户的违规成本,改善违停状况。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目前正在起草 《共享自行车标准》《共享单车服务标准》 两个标准,这两个“标准”新推出的一连串规则,如存量车必须每年“体检”、上路3年强制报废、车辆完好率95%以上、租赁费用3元以内、投诉电话24小时开通等将落笔成文,如果两个“标准”今年5月能报备通过,预计最快6月就能施行,9月有望初见成效。标准出台后,共享单车管理上的职责划分,可能会更加清晰。
城市的慢行系统在哪里
新型的共享单车,在解决了低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也让上海这个特大型城市慢行系统缺失的话题浮出水面。
为何会出现那么多违规骑车情况?如果在中心城区走上一圈,会发现很多地铁站到目标位置虽然仅相隔1公里,但骑行路线往往是“断线”的,有时候竟没有一条合适的骑行路线,有时候则需要绕道而行。没有足够的骑行路线,所以很多骑行者才会逆向骑行、才会与机动车道“抢路”、才会在人行道上肆意穿越。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课题组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上海中心区浦西单向非机动车道平均宽度仅2.3米,而且有高达37%的干道机非之间无物理隔离设施,在实际使用中非机动车道频繁被机动车侵占。这样局促的空间,如何承载那么多的单车?
陈小鸿认为,国内许多城市目前的道路情况对自行车并不够友好,不过也还没有到无法调和的状况。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本就是一盘大棋,“地铁+单车”的出行者多了,打车出行和自驾出行的人群势必会减少,道路状态自然会达到新的平衡。上海市交警总队法制办主任王毅认为,要想让交通出行更有效率,只有部分压缩机动车的通行空间,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自行车和行人。
“共享单车实际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行思路,城市交通可以以公交优先为主导,配合各种各样的短驳方案,例如共享单车,或是设置步行道,但城市确实需要一些慢行系统。”上海四维律师事务所主任厉明这样认为。
如果看看国外的骑行城市,丹麦哥本哈根、荷兰阿姆斯特丹、瑞典马尔默,除了推崇自行车优先的出行理念之外,还有一系列完善的城市配套服务相辅相成。在此前的上海两会中,就有专家建议,把建设骑行专用车道纳入交通整体规划,比如可以在沿45公里滨江岸线的建设中,通过叠加和复合的设计施工,建设自行车骑行道;再比如,在科学评估与论证的基础上,修改、取消中心城区部分道路针对非机动车的限行措施,通过挖掘道路管理潜力,消除非机动车通道的“断点”,赋予其更多的通行权利。
凡事都讲契机,10年前,上海就已经开始做慢行交通的早期规划,但此后随着出行方式的改变,慢行系统的推广情况非常不顺利。如今共享单车的蓬勃发展,似乎又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给整个慢行系统的更新和回归注入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