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从下周开始,各民主党派上海市委正式进入五年一度的“换届季”,将召开代表大会,总结五年工作并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和领导机构。过去五年,本市多党合作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市委团结依靠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按照建设高素质参政党要求,不断增进政治共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建言建在关键处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第一要务和立足之本。五年来,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围绕国家和上海中心工作履职建言。
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建设是国家交给上海探索的改革任务,各民主党派的不少建言都聚焦于此。尤其是去年,各民主党派联合完成有关科创中心建设的调研,形成一份总报告和十份分报告。总报告从“补短板”角度切入、聚焦科创中心建设,由九三学社市委牵头,民建、民进市委参与完成;而分报告则由各党派分别围绕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法治保障、创新社会治理、提升企业活力等方面展开调研,独立成篇。
视野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一大特色。比如,上海目前正推进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相关安排是市政府于2015年年中发布的;在此之前两年,民革上海市委就开展相关调研并形成提案,市法制办采纳了其中不少内容,并专门致信感谢。再如,去年发布的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四条底线,其中之一是“人口规模底线”;而在2013年,民盟市委就在市政协会议上就调控本市人口总量作大会发言,提出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导入的关系,得到与会市领导积极回应。
据统计,本市各民主党派在过去五年的全国与上海“两会”上,共提交议案、提案、建议、发言等6900余件(次);而平日里递送的社情民意信息更是数以万计。此外,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等承接的市决咨委等方面的重要课题,累计超过500项。
履职涌现新探索
过去五年是上海多党合作事业深入发展的五年,成绩不仅体现在各党派参政议政的实践,在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方面也涌现出不少新探索和新亮点。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统计显示,自2012年以来,由中共上海市委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专题协商座谈会、人事协商座谈会等就有30多次。其中2015年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年,从那年年初开始,中共上海市委先后围绕科创中心、自贸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等重大课题,举行了一连串专题协商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
2014年1月,中共上海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的意见》,围绕统筹确定协商计划、支持各党派知情明政、意见建议研处反馈、协商开展情况监督等,形成六项工作新机制。专家认为,这显示本市政党协商制度日益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而在各民主党派方面,他们也纷纷从自身出发拓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渠道与形式。
民建市委在过去四年中连续发布“上海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指数”,在中小企业与政府之间搭起沟通桥梁,也凸显了自身企业界成员集中的特点。民进市委每年都设立“主委课题”,关注市决咨委每年委托的课题,在形成高水平成果后报送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农工党市委建立“社情民意微信群”,提高建言质量与反应速度———某重大事件发生时,该党参政议政骨干通过这个微信群进行建言整理和意见交流,第二天就报送多条社情民意信息,获市领导批示。致公党市委每年都定期举办“聚焦沸点沙龙”,围绕事关上海发展的重大议题汇聚各方智慧,形成品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本市各民主党派在完善民主监督职能方面又迈出新的一步———围绕“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八个民主党派市委按“一对二”模式,对全市16个区开展民主监督,事后形成的报告既肯定成绩,又揭示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服务社会抓特色
对各民主党派而言,社会服务是他们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提高参政党履职能力、树立党派形象的重要抓手。过去五年,结合各自成员特点,各民主党派市委的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民盟发挥自己在律师、心理咨询师、教师等领域的人才优势,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中,提出由律师、心理咨询师、教师“三师对一”新模式,五年共矫正对象2000人次。致公党充分发挥在侨界和海外关系方面的特色,积极吸引海外人才报效祖国,同时推进与巴拿马等未建交国家政府的联谊交流。台盟市委充分发挥同台湾血脉相连的亲情优势,着眼于互利双赢,主动助推在沪台企与上海产业经济同步转型升级,为新一轮沪台经贸合作添砖加瓦。
支援西部偏远地区发展,帮助当地脱贫奔小康,是参政党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各民主党派市委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拥有众多医卫界党员的农工党就在新疆、贵州、云南、广西等地援建多所乡村卫生室,大大缓解了当地“看病难”问题。民进市委的会员相对集中在教育文化出版领域,他们为西部带去三所教师培训基地,并组织会员远赴当地支教讲学,五年已累计培训教师6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