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钱蓓
人工智能(AI)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走得很快,前景广阔,但争议也不小。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委员认为,当相关技术越过“奇点”,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高诊疗效率;而如果医学家能够深度参与,中国的人工智能医学开发就可以走得更快。
人工智能不只是计算机科学家的事
人工智能起步于上世纪40年代,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而医学领域的人工智能已展露锋芒,葛均波介绍了一些让他印象深刻的案例。
201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院,美国IBM公司研发的“沃森”人工智能系统花了不到10分钟就判断出一名60岁女性患有罕见的白血病,并向研究人员提出了治疗方案。
美国谷歌的一家子公司在急性肾衰高风险病人中开展临床试验。有报道称,试验中使用的两款人工智能程序甄别出高危患者并对各种临床干预手段进行管理,避免了38%患者的病情恶化。
“仅仅依靠计算机科学家对人工智能学科本身进行研究,不足以满足未来的应用需求,其他学科的科学家应该共同参与。”葛均波关注的“其他学科”,当然是指医学。
目前,国内已有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等数十家科研单位和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或研究所。大企业更是视人工智能为“风口”,争相抢占跑道。但葛均波认为中国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
“医学是一门体系庞大、结构严谨的学科,无论是内外妇儿等临床专科,还是病理、检验、影像、护理等专业,都有着清晰的学术脉络。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开发应用,往往选择非常具体的层面切入。限于开发者的专业背景、团队实力、商业目标等因素,容易造成开发热点过度集中、资金重复投入的问题。”葛均波指出,人工智能的医学应用不仅仅是商业问题,还牵涉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医学应用开发的系统性不足,可能导致中国在人工智能整体布局上的落后。
建议国家整合资源鼓励医学家深度参与
“新技术在医学应用上的突破离不开医学家的深度参与。目前,我国的医学专家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参与不足,许多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研发团队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都有所不足,即使有医学专业人士任职,也未必能代表学科的先进水平。也有一些思潮认为,人工智能与医师存在一定博弈关系,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持怀疑态度。”葛均波分析,种种因素导致中国主流医学界对人工智能的参与比较缓慢,“事实上,医学家的参与能够让人工智能团队少走弯路,大幅提高效率,许多医学问题也可能在人工智能辅助下有所突破。”
“人工智能在医学层面的开发应用已经是医学界在21世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相关技术越过‘奇点’,我们会发现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高诊疗效率,对于医学资源稀缺的我国而言,人工智能具有战略价值。”葛均波建议国家有意识地整合资源,鼓励医学家深度参与,为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提供决定性力量。
他提出设想:首先,由各部委牵头,成立人工智能医学应用开发专项办公室或研究院,由计算机科学家、医学家等组成团队,完成人工智能医学领域的理论框架建设,并针对医学专科系统地确立人工智能开发的逻辑和布局图。其次,政府要引领并邀请社会各界共同设立基金,扶持相关开发单位,有意识地平衡不同专科人工智能的开发;鼓励各专科领域的优秀医学家参与人工智能开发,通过一些措施,包括首席医学家制度、科研基金补助、联合开发分配机制等,调动医学家参与人工智能建设的积极性。
(本报北京3月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