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文艺表演不再冗长、全明星阵容的选择不再是平衡各队利益的载体,昨夜落幕的这场CBA全明星赛以满满的诚意证明了一个令人略感绝望的事实:有时候,路是走对了,但结果可能依然难以入目。
149比147的比分,以及北方明星队险胜的结果,过不多久,以上一切就会被外界所遗忘,而双方贯穿全场的松散防守与观赏性稀缺的所谓对攻,却再度验证了外界对CBA全明星赛年复一年加深的刻板印象——一场习惯以空位三分球投射练习为基调、毫无娱乐性的商业秀。
只不过,这并非中国篮球独有的烦恼。商业化成熟如NBA全明星赛,亦难逃类似尴尬。
剧本虽好,没学会正确表述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蹉跎数年鲜有进步的CBA全明星赛如今总算分清了主次,尤其赛前,终于将更多戏份与心思用在了首发球员们的出场仪式上。即便是仅仅10多分钟的文艺表演里,也始终不曾偏离塑造联赛文化的使命,只是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过去,人们总说中国篮球缺乏与平凡人有关的温馨时刻,而孟飞的出现则是改变的绝佳契机。过去两个赛季,这位深圳男篮义工因擦拭地板时的专注与努力逐渐为外界熟知,面对其希望前往全明星周末做义工的自荐,中国篮协也难得地迅速作出回应。尽管所谓“同意参加”的措辞有些生硬,但从结果上已无可指摘。然而昨夜,人们预期的温馨场景并未出现。除了突兀地出现在开场时阵容庞大的舞蹈表演中,转播镜头中几乎再无“擦地哥”的身影,许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他的出席。作为中国篮球的优秀范本,NBA的全明星赛或常规赛亦有不少这样平凡却又励志的故事。比赛间隙,在孟飞努力工作时,即便只是寥寥数语的简单介绍,配上满座观众的欢呼与掌声,即足以构成温馨而又经典的瞬间。可惜的是,当难得的好故事来到眼前,讲述者的表达方式多少有些偏差。
昨夜有着太多类似的片段,足以让人感受到这场商业秀设计者的用心,却大多未能很好地表述。或许是出于对球员音准的忧虑,赛前的歌唱节目,在年轻球员们放下话筒的间隙,本应停止的歌声却依然在继续,令满场的观众留下长长的沉默与错愕;构思精巧的出场仪式,当一身黑色西装的刘晓宇在《上海滩》的伴奏声中登场,当外线投射精准的顾全以神枪手造型走进镜头,无论表情或是肢体语言都写满了拘谨与尴尬。
掌握分寸,是一道世界难题
如果说疑似假唱的表演确实是开场仪式设计者之过,后者更多反映的则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相较于大多来自美国的NBA球星,中国运动员的自我表达要内敛、含蓄得多。只不过,这样的差异也只局限于场外。在全明星正赛这场所谓的重头戏中,CBA与其模仿对象面临的是同样尴尬的处境。
尽管昨夜的MVP属于全场砍下31分的丁彦雨航,但在这场人人投三分的表演赛中,郭艾伦却很可能是被更多人记住的名字。蝴蝶穿花般的运球,进球后不断投向好友王哲林的挑衅,这位本就球风花哨的新生代后卫是全场唯一始终将娱乐性践行到底的球员。这自然与其娴熟的控球技巧息息相关,但这种在竞技性与表演性间的分寸感却同样是天赋。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CBA全明星这一身份,球员们的认同感并不充分。尽管所有球队平摊名额的现象并未再现,但如果仅以数据或赛场表现而论,所谓全明星周末注定将成为外援间的对决。在部分媒体看来,全明星阵容无法与最佳阵容划上等号,是CBA球员在正赛中无心恋战的主因。然而,在并不存在认同感疑问的NBA,关于全明星赛鸡肋属性的质疑也早已愈演愈烈。
在经历了初创阶段的“真刀真枪”后,如今的NBA全明星赛同样充斥着存在感稀薄的防守,以及毫无节制的三分出手。这并不奇怪。在常规赛比赛强度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对于他们而言,入选全明星阵容的符号意义并不足以转化为不顾伤病搏杀的动力。自2003年乔丹退役以来,全明星赛收视率的持续走低即是最好的证明。就像美国人不会奢望联盟中一直能有“大鲨鱼”奥尼尔这样全身上下散发着喜剧天赋的球星出现一样,如郭艾伦这般“会”打全明星赛的球员也从来无法“量产”。
就这一点而言,全世界篮球联赛的全明星周末所面临的,都是同样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