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土木工程类专业中,市政工程施工专业是和学校“同龄”的老牌骨干专业,而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土建工程检测专业也充分体现了建设行业的特色。然而目前,很多一线现场施工建设人员正面临知识、素质、能力结构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的素质培养更好地对接企业的用人要求,实现“首岗适应,多岗迁移”,上海城建(园林)学校在示范校建设期间,整合专业课程和资源,形成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群课程结构。用教务校长戴国平的话来说,就是让市政工程施工专业发挥“中心城”作用,带动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土建工程检测3个“卫星城”建设,以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以课程建设为主要抓手
教学一部主任、市政工程学科带头人程群提到,虽然目前市政工程施工专业依然就业状况最好,但如今,土木工程类10%至20%的毕业生将就职于养护类型的企业,“社会发展带来的岗位需求变化,催生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型”。于是,学校以课程建设为主要抓手,通过对4个专业对应岗位群的需求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突出工程识图、施工组织、工程检测、工程算量、工程测量等职业能力,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群。
据了解,目前学校已整合形成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土木工程专业群“三平台六模块”课程架构,即公共群享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岗位发展平台、文化基础课程模块、公共群享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土木群域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
通过整合课程、师资、实训资源,现在土木工程类的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三平台六模块”拓展学习4个专业的知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就读于工程造价141班的史芸菲说:“现在的选修课程中有许多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拓展类课程,这使得我们有机会学到更多与专业相关联的知识,将来的就业选择面就会多一些。”戴国平提到,土木工程专业群的建设明显帮助学生加强了职业技能,“学生考核岗位证书的品种增加了,就业渠道也更广了”。
以课改为核心,整合专业资源
由于土木工程类的4个专业在学科知识方面存在一定共性,在建设专业群的共享课程平台后,如工程测量、材料检测等“人人都要上”的专业课就归类为“专业基础课程”,而根据各专业特点单独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以供其它3个专业的学生选修。
程群举例说,4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看懂工程图纸的能力,于是,在横向梳理“识图”共性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研发了《工程识图与CAD基础》等5本校本教材,供一年级新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时使用。此外,学校还根据各专业在识图能力上的区别要求,又分别研发出《市政工程图识图与绘制》《建筑工程图识图与绘制》等4本校本教材,供二年级学生在进行专业分类后使用。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深化课程改革,可以引领优化整合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专业群的办学优势。”程群说,目前一年级新生在入校后会先学习语文、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对专业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到了二年级再开始分班并选择具体的专业。
兼顾硬件软件,保证专业建设
近两年,学校新建了50个工位的CAD制图机房、90余平方米的市政工程识图模型展示室和建筑工程识图模型展示室,并与合作企业及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了教学案例、仿真软件、微课程等教学辅助素材,建成群内共享教学资源库。
戴国平表示,土木工程专业群的建设不仅惠及了学生,也是提升教师素养的良机。在制定《土木工程专业群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站三年培养计划》后,学校在上海城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徐汇市政养护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智通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正弘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4个企业分别建立了“土木工程专业群教师企业工作站”,近两年共有11人次到企业工作站工作研修和实践。据悉,目前土木工程类的4个专业均有专业带头人和教研室,“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