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左)与病人交谈。(中山医院宣传科供图)
本报记者 陈青
■凭着高超技术和超凡胆识在心血管领域“游弋”,葛均波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全国首例”和“上海第一”。但他却说,要减少医疗技术固有的内在缺陷,唯一的办法,就是密切关注病人的感受。只有真正读懂患者的“心事”,才有可能成为患者认可的“放心医生”
不忍心看着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无奈接受开胸换瓣,葛均波院士和他的团队在不断探索和验证后,最近设计出一种“经外周动脉途径植入的主动脉瓣系统”,并成功转让给医疗器械企业进行样品研发。如果顺利实施,该技术有望实现主动脉瓣狭窄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并填补心血管介入领域在此方面的空白。我国400万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将因此受益。
今年53岁的葛均波,拥有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等重量级头衔,但是,他特别珍视的称呼,是“医生”这两个字。11岁那年,一次曲折的求医经历,让他把治病救人当成了一生的职业选择。在一次“偶然的观察”中,他发现了心肌桥的“半月现象”,这项被国际学术界称为“葛氏现象”的重大发现,改变了某些类型心绞痛的治疗措施。
凭着高超技术和超凡胆识在心血管领域“游弋”,葛均波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全国首例”和“上海第一”。但他却说,要减少医疗技术固有的内在缺陷,唯一的办法,就是密切关注病人的感受。只有真正读懂患者的“心事”,才有可能成为患者认可的“放心医生”。
新技术也要让患者用得上
借助心脏支架的植入,冠心病患者的生命通道得以打通重建。然而10多年前,当葛均波带着这项新技术回到祖国时却发现,一个进口药物支架要4万多元,当时还未纳入医保,许多患者因为经济原因只能“一声叹息”。
葛均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发现,让患者用不起新技术的主要原因,在于漂洋过海的“洋支架”一统天下。于是,他将药物支架国产化列入了自己临床研究的课题。
葛均波和团队成员将主攻目标锁定在了寻找药物涂层材料上,最终找到了性能良好的聚乳酸类材料,开发出非对称性涂层技术,从而成就了现在临床普遍可见的“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支架”。这种支架将原来可能发生的支架血栓率从1%-1.5%降至0.15%-0.3%,极大提高了安全性。此外,由于全部国产化,成本明显降低,每个支架售价降至1万多元。从此,国产支架市场份额走高,进口支架价格“跳水”。初步估算,葛均波团队研发的支架,每年可为患者和国家省下医疗费用支出高达12亿元。
“现在心脏支架已发展到了第四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介入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的最常规治疗方案。”葛均波说。
没有支架是支架的最高境界
对心脏支架,葛均波介绍说,第一代可谓球囊扩张,它将堵塞的血管用球囊撑起即可。但由于很快会发生塌陷,出现再次狭窄,部分病人会发生急性血管闭塞;第二代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医生用的是不锈钢网状支架,这项技术虽然避免了血管急性闭塞和部分再狭窄,但金属异物的出现会加速疤痕组织的生长,并发生再狭窄甚至会完全堵塞冠状动脉;本世纪初,有医生在“裸”支架上涂上药物再植入体内,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大大降低了再狭窄,但是药物支架表面涂层的组织不相容性会产生局部炎症刺激,从而诱发生成血栓。
“其实,血管有自我修复能力。”葛均波说,国际上现在更倡导修复血管的治疗理念,一般而言,堵塞的血管在经支架支撑3个月后,其自愈力就能帮助恢复血管的弹性,而永久植入的支架却再也无法取出。
经过近8年的实验研究,2013年9月 5日,葛均波完成了国内首例完全可降解聚乳酸国产支架的心脏植入手术。植入后3年间,该支架会被人体完全吸收,而病人的冠状动脉将恢复弹性,履行其输送血液的使命。
这意味着,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到来了。
葛均波说,植入该支架后的一段时间里,它会对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进行机械性支撑,同时释放药物,防止再狭窄,之后支架缓慢降解直至完全被组织吸收,血管结构及功能完全恢复至自然状态。“这对患者的血管而言,完全是一个新生的过程。”
葛均波对第四代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取代现有的药物支架充满信心,他说:“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而支架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支架。”
“上医治未病”,预防才是有效途径
今年3月,在上海飞往芝加哥的国际航班上,一名乘客突发房颤合并心衰,听到求援呼叫,葛均波马上站出来,先给患者吸氧,然后用仅有的硝酸甘油酯类药物扩张血管,每隔2小时给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最终让患者平安回家。
说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葛均波的语速便不断加快。他说,近年来,在美国以及北欧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正逐步下降;而我国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则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伴随着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攀升,吸烟人群年轻化等心脑血管致病因素的有增无减,包括急性心梗在内的心血管疾病,已稳居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首位,成为大众面临的最大卫生健康问题。
葛均波介绍,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心梗,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能危及生命,缩短救治时间是我国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认为,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通过尽早启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
葛均波与同道们一起努力,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心拯救”暨急性心梗急救一包药公益捐赠项目。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工作。
“急性心梗的有效救治,关键在于快速、规范。”葛均波强调,急性心梗患者进入胸痛中心后,要求做到10分钟内完成第一份心电图,90分钟内完成球囊血管扩张术,打通生命通道。通常而言,急性心梗患者若能在6小时之内开通血管,便可让心肌功能恢复。“我们计划在全国建立1000家胸痛中心,目前已建成84家,任务十分艰巨。”
在葛均波看来,心血管疾病防治系统工程中,“预防”是缺失的最关键的一环,“现在医生很多时间都花在了给病人治病上,这当然是必需的,但如果我们能跨前一步,对患者的生活方式给予有效干预,减少致病的危险因素,或许就可以延缓或阻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医治未病’,这才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
“美国社会学家霍兰曾说过,医者有四个‘救生圈’,即技术魅力、人格魅力、温暖陪伴、灵魂抚慰。在我看来,技术‘救生圈’固然重要,其余三个人文‘救生圈’更不可或缺。”葛均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