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中产、富裕人群,还有众多的高富帅们最喜欢在哪里出没?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是陆家嘴、静安寺周边、人民广场,还有淮海中路等。
4月16日,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6年第1季(总第四季)SEA-Hi!论坛上,城市数据团联合创始人汤舸告诉澎湃新闻,许多平日不注意或看不到的秘密,其实藏在那“高大上”的大数据当中。“大数据不仅融入了日常生活,而且通过大数据的研究,可以来读懂我们的城市,体察到城市的魅力。”
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也正在被广泛应用,此前,在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的“大数据时代城市战略发展数据平台建设研讨会”上,上海市规土局负责人就表示,当前上海正面临着生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压力,而“大、云、平、移”等信息化技术是产生这些影响的关键因素,要通过深度的数据分析,寻找城市病发生的根源,找到规划的应对策略,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
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交通拥挤难避免
根据《全国50城市上班族通勤调查》显示,2014年上海以平均通勤距离18.82公里居全国第二(北京以19.2公里居首),平均耗时51分钟。从2006年到2014年,上海人均通勤时间分别增长了42%,全市道路交通平均车速下降了13%。
汤舸表示,近年来,随着城市拓展,上海的新房大都建在近郊甚至远郊,市中心几乎没有新房。利用移动数据和各种各样的数据源,可以看到上海的人口分布,而且白天人群基本都向市中心聚集,这使得轨道交通进站早高峰增量的地区,大量出现在近郊和远郊区。比如,工作日早高峰时段(早7点至9点),除2号线外,其余所有轨道交通线路,在通往市中心的方向上均呈现明显的高拥堵单向客流。其中1号线、3号线、9号线、11号线都显示出了相当严重的客流不均衡度。
而在道路交通上,把每个人的活动汇总到每个平方公里上,可以画出交通需求的图,其中最拥挤的是延安路高架,沪闵高架,南北高架。“因为人疏散再远,最后还是要到市中心上班,这有可能就是我们城市拥堵的其中一个秘密。”
汤舸认为,尽管近年来上海在促进产城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从市场规律或是国际城市经验来看,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国际大都市将不可避免地仍会保持其市中心就业岗位的高速增长和持续集中。即便是被学界认为新城战略非常成功的东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其岗位的空间集聚度仍然是在不断加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