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多勉励后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王伟摄
■本报记者 许琦敏
这个清明假期,我国著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恩多难得闲暇。打开电脑,她没有像平时那样先去看工作邮件,而是欣然打开由北京的堂弟王和发来的最新一期 《家报》,看看家里亲戚们都有哪些新动向。
王家所属的山东诸城相州王氏,是当地有名的望族,曾在明清两代造就过诸城最大的科举仕宦群体,辛亥革命以来所出的军政文教界名人也为山东各大家族之首。如今,相州王氏后人多已离开故土,于是,曾任北京日报采访部主任的王和自2008年起不定期编纂一本专用于家族成员内部交流的杂志 《家报》,迄今已有61期。
大到婚丧嫁娶,小到游园聚会,王恩多说,从这份家报中,她感受到家族亲情的力量,也常常让她涌起将先人教诲传承下去的激情。
家族祖训刻入后人品性中
在上海岳阳路那个娴静优雅的院子里,提起王恩多院士,没有不为这位聪颖而坚强的女性点赞的。她曾两次考进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研究生,师从邹承鲁、王应睐两位大师,即使在经历了乳腺癌切除手术后,依然以超凡的精力投入科研。她的实验室连续十多年工作考评保持A类,她的工作在国际同行中具有很高的声誉。她还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刚卸任上海市政府参事,以“敢说话”而闻名。同时,她还在所里负责了长达12年的妇女工作,出任过上海市女科学家联谊会理事长。
这样的毅力,这样的亲和,这样的正直,来源于何方?用“柳知随俗添青眼,梅不因寒改素心”来刻画,是否入木三分?这正是相州王氏的家训。
王恩多说,自小时候起,家里长辈就会不断教育:为人要正直、善良,不可趋炎附势,也不可孤芳自赏。据长辈回忆,这副对联是王恩多爷爷写的,一直挂在他的堂屋里。族人离开相州,对联作为家训一直被父辈熟记,用来激励小辈,以振兴家族。“文革”结束后,王恩多的堂弟王伟将其母手录的对联,请族中书法家重书并保存起来。2008年,对联被装裱,并作为家训正式传给后代。几乎同时,家族中也兴起了办一份刊物,凝聚家族人心,传承祖训的想法。
王恩多说,由于祖上做官的人多,这祖训特别强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科研在坚持不懈的同时,也需要凝聚团队,讲究合作”,这祖训让她在科研成功的道路上受益良多。
尊重个人志向,要求自食其力
诸城相州王氏名人辈出,王恩多的父亲王深林就是农工民主党、民盟的创始人之一,曾被周恩来总理聘为首届政务院参事。王统照、王愿坚、王希坚等著名文人也出自王氏家族。这书香门第对于子弟培养,最看重的是“尊重”二字。尊重个人志趣,但同时也要求后人自食其力。
“我们家族里,从事文字工作的很多,但投身科学的,似乎就我一个。”王恩多说,这是受了她表姨妈吴素萱女士的影响。吴素萱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细胞学家,曾是西南联大生物系唯一一位女教授。“当她知道我想从曲阜师范学院去考北京生物物理所邹承鲁先生的研究生时,非常开心,说:‘哪怕你只是初步录取,我也为你骄傲!’”王恩多回忆,她在北京求学期间,常去这位表姨妈家里小住,吴素萱就会时不时告诉她,文献该怎么查、科研该怎么做,对小辈中出了同样爱科学的人,她格外高兴。
虽然父亲更希望王恩多从文,每次外出回家带给她的礼物都是书,但当发现王恩多的兴趣在科学时,他选择尊重女儿。“文革”结束,王恩多第二次考研时,王深林病重住院,却嘱咐家里不要让王恩多知道,不希望影响她考试。
同样,王恩多在面对儿子的专业选择时,也尊重了他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意愿。“我相信,只有从心底喜欢,才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并付出。”她说,儿子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并未直接出国深造,而是先工作三年,靠自己赚的钱出国~~~尽管后来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这是家族品格在他身上的延续。”
60多期《家报》流淌着浓浓亲情
言传身教,是祖训延续最生动的血脉。然而,在这个已不再聚族而居的时代,如何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族人共同传承家族精神? 《家报》 的诞生让相州王氏再次找到了一个平台:由王和担任终审,全体家族成员都是撰稿人,有的还被聘为特邀记者。
最新一期《家报》是“2016年3月刊”,达59页。既有“春节家族聚会”“四弟病逝”类的“大事报道”,也有小辈晒寒假作业、巧妇秀美食这样的小品,在生活气息中传递浓浓亲情。王恩多也为 《家报》写过很多文章,用自己取得的成就和心得,与亲人分享成功的喜悦,也激励后辈在事业上不断奋进。
更令人动容的是,在每期 《家报》中总有相当分量的文章,从王氏先人的遗墨事迹中,阐发家风祖训。如王伟的“重读王统照悼赵明宇诗有感”,王统照是二爷爷,赵明宇是五舅,均是族中长辈。1920年山东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正式建党前的成员,大多为王氏族人。文章引用的史料、文学作品,家族成员与中国历史纵横交错的风云,足以唤起小辈的家族自豪感。
几年前,相州王氏还建立起了一个微信群“相州府”,手机终端让原本必须聚族而居才可实现的亲情交流变得更便捷。如今,已不断有旁支加入,比如王恩多的姑妈嫁给臧克家,如今她的两个孩子也入了群,成了 《家报》 的特邀记者。
“柳知随俗添青眼,梅不因寒改素心”的祖训,就这样从祖宅堂屋,再次走入后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