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先后8次出访,足迹遍布亚、欧、美、非四大洲的14个国家、21个城市。
沿着总书记的这条出访路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骑做了一个小调查:粗略统计,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超过17种;而进一步的统计则发现,竟还远不止这个数———仅以南非为例,境内使用的语言多达25种,其中11种被赋予官方语言地位,英语只是官方语言之一。
语言不通则沟通不畅。不少从事语言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意识到,随着中国走入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日渐增强,有效沟通交流机制的建设,变得极为重要。
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打造和大国地位相称的人力资源库,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正面临全新的机遇与考验。
多个领域呈现人才缺口
以去年5月为例,习总书记出访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三国,在欧亚土地上深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循着这次出访对照我国高校在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方面的情况,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波查阅到的资料显示,目前仅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开设哈萨克语专业;俄语情况相对乐观,约145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至于白俄罗斯语,我国的院校迄今尚未开设该语种的专业教学。
杨波发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中亚国家,其中有不少还是小国,他们派出的驻华领事一般都懂汉语,且当地很多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均通晓包括俄语、英语、汉语在内的多门语言。”
事实上,如今谈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速,国内学术界一方面感到兴奋,另一方面又有共识:今时不同往日,无论是语言还是经贸、法律,多个领域都呈现人才缺口。
以翻译人才为例,杨波讲述了去年随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的经历。在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访问时,考察团和当地人交流,俄语挺管用。可抵达撒马尔罕、锡尔河州等州、市后,明显感觉交流吃力,因为俄语和英语完全不顶用,想要找懂得乌兹别克语的翻译特别难。
部分小语种翻译“断档”,是有客观原因的。以中亚研究为例,在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成为独联体国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这些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研究,俄语被认为是足够有用的工具。而且那时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与如今完全不同,哪个学者如果只盯着某个中亚小国,他可能连发文章都困难,根本无法在学术界生存。
另一方面,不少独联体国家在苏联解体后,随着其政权的日渐稳固及经济社会发展,才慢慢开始发展自己的主体语言。在中亚地区某些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国家,由于其主体语言发展得不是很成熟,一旦涉及科技等高层次领域的沟通,官方和学界使用的仍是俄语。但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到,其中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增速,而对于这些国力日渐强盛的国家,我国也该是时候布局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了。
从今天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以及国家的需求来看,借助英语或俄语等工具语言来研究第三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如同隔靴搔痒,已然不是理想的研究状况。
小语种等紧缺人才布局已启动
教育部、国家语委日前发布的一则调查报告显示,“一带一路”覆盖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5个地区的官方语言数量超过40种,而我国2010年至2013年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其中20种。在已招生的20个小语种专业中,11个语种的在读学生数量不足100人,波斯语、土耳其语和斯瓦西里语3个语种的在读人数均在50-100人之间,希腊语、希伯来语、孟加拉语等8个语种的在读人数均不足50人。
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实际举措,从去年到今年,国内几所老牌外国语院校齐声传出未来三五年内增设多门非通用语种的消息。北京外国语大学计划到2020年前,设全所有与我国建交国家的相关语言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2月对外宣布,今后3年计划新增10个非通用语种专业或课程,其中包括哈萨克语、波兰语、捷克语等。
按照沈骑的看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各大高校在适时制定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兼顾类型和领域。除了通晓至少三门外语的复语型人才和高层次的小语种翻译人才,我国还需重点布局、储备一定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以及在国际贸易、国际法律、国际基建等关键领域富有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除了外国语院校,目前还有些高校应声而动。杨波介绍,国内145所开设俄语专业高校中,有近20来所是最近两年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新增设的,其中不乏理工科院校。“这说明不少高校已经看到‘一带一路’战略中蕴藏的发展机会,着手小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布局。”
搭建跨学科培养平台,学者不妨向“多语种”先迈一步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的观点,在学界很有代表性———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打破专业壁垒,启动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将是大势所趋。
“无论是高校院所还是政府部门,长期以来都存在分工过细的问题,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相互隔绝,跨学科专业的平台难以建成。而面对重大的国家战略,绝不可能仅仅靠某个单一的学科提供决策咨询,更不可以靠某个人去完成。”一位综合性高校的负责人如此感言。
考虑到培养小语种人才和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周期较长,有学者建议,比起从零开始培养学生,可以鼓励一部分从事相关区域研究的学者增加对相关外语语种的学习,通过深造、访学等途径,成为多语种人才,而我们的高校,则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