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草案)
这是一本仅87页的小册子,却关系着上海2400多万居民未来5年的生活;它的内容平实没有修辞,但让很多聪明的脑袋殚精竭虑了整整24个月;它朴素到没有任何装饰,只在白色的封面上印着两行标题: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在今年的“两会”现场,不少代表委员在经过热烈的讨论后,都对这份规划草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份规划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在编制过程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记者梳理了规划背后的四宗“最”——
(张忠伟在介绍规划草案的编制过程。)
最民主:民意让旧区改造面积增加了20%
全程参与规划编制的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忠伟说,大量吸引市民参与,坚持以人为本,是本次规划编制过程中最鲜明的特点。
数据显示,在编制过程中,先后有6000余人次参加了在“上海规话”微信平台和市政府官网上开展的“十三五”规划民意大调查;有5293名各级人大代表和3400名市民参加了市人大组织开展的问卷调查,累计收到近2800条意见和建议。
这些民声民意直接滋养和丰富着规划草案的内容。譬如,在早期版本中,“十三五”期间中心城区旧区改造的任务目标曾设定为200万平方米。可编制人员在梳理大量反馈意见后发现,市民对旧区改造的期盼非常热切。虽然编制团队都知道,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中心城区,进行成片旧区改造的难度和代价非常大,但还是选择尊重民意。通过反复测算,经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这一指标被上调到240万平方米,增幅高达20%。
(推进旧改,百姓喜迎乔迁。网络资料图)
据悉,从规划初稿到最终提交“两会”审议的规划草案,编制团队共对规划进行了三轮较大的修改,累计修改超过400处。“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将被进一步吸纳到规划纲要及相关市级专项规划中去。
最纠结:为测算PM2.5指标模拟了3种情景
回忆从策划“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到拿出规划纲要草案的24个月,张忠伟笑言“合抱之木、发于毫末,收获多多,也有很多一句话说不清的酸甜苦辣”。不过,最辛苦、最纠结的阶段,是在研究确定25个主要规划指标,尤其是11个约束性指标的时候。
首次被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规划的PM2.5年均浓度,这项指标的确定就堪称“艰苦卓绝”。
首先,为了具体测算内外部各类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环保部门和协作研究机构来回奔波了近一年,分别模拟了保持现有工作方法的基准情景、在“十二五”基础上增加一般举措和在“十二五”基础上增加强力举措等三种情景下,PM2.5年均浓度在未来5年的变化情况。
“海量数据、海量测算、海量沟通,还有海量辛苦,终于换来一个各方都比较认可的量化指标:每立方米42微克,比现在下降约20%。”张忠伟说,这个指标市政府下了大决心,空气质量一定要有明显改善。
(《上海Plus》截图)
最国际:为上海借鉴纽约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规划草案还充满着“国际范”,吸收借鉴了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的不少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张忠伟告诉记者,编制团队曾派人去纽约学习曼哈顿下城地区的振兴规划。在华尔街周边几个街区,白天很热闹,但夜间人气明显不足。为了增加夜间活力,当地开出的药方是:轨道交通扩能,增加公共绿地、咖啡馆和酒店式公寓等。
(曼哈顿街道照片。网络资料图)
做法不能照搬,但这些做法背后隐藏的“增功能、增空间、增活力”的理念却值得借鉴。“取经”归来后,编制小组将这一思路与上海实际相结合,纳入上海“城市更新”的框架内,体现在规划纲要草案中。
编制小组还借了不少“外脑”,与普华永道、罗兰贝格、安永咨询、中国欧盟商会等国际咨询机构、组织,合作开展了重大问题研究和大量专题研讨。
最直观:亮点让百姓感受得到
在本次两会现场的讨论中,记者注意到,代表委员们最关注规划中的“5-4-2-1”,即如何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人口、土地、环境、安全等四条底线,体现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的两大转变,体现“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最大目标。
当被问及“规划草案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时,张忠伟答道,“5-4-2-1”都是亮点,非要选出最大亮点的话,那就是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让市民切身感受到这个“1”,规划在宜居宜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尽可能提出量化指标与举措。
“规划中提出要治气、净水、增绿,提倡终身体育锻炼,增加便民利民的文体设施等,要使这些目标‘落地’,就需要提出量化指标。比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从7.5平方米增加到8.5平方米,相当于全市公园绿地面积5年累计增加近2500万平方米。”
(《上海Plus》截图)
文汇报记者 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