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笑添
“中国的马拉松时代已经到来!”昨天开幕的中国马拉松年会,当振奋人心的话语被映射于大屏幕之上,整座会场的气氛倏然被从业者们的掌声所点燃。
就蓬勃壮大的市场规模而言,这几乎已成为一条无可辩驳的结论,中国田协公布的诸多数据即是最好的证明。过去一年间,仅由中国田协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就有134场,较前年增长逾160%,几乎覆盖到了年中的每一个周末,参与者则达到了150万人次。
比起冰冷的数字,更鲜活的证据则是跑步运动对于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马拉松赛事已覆盖全国84%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一座城市一场马拉松”的热潮正在席卷全国,以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新兴跑步群体正在迅猛生长。而赛事的种类亦从过去单一的标准距离赛事向越野跑、百公里超马等小众领域延伸。
马拉松赛事的枝繁叶茂,既有中国田协去年年初取消赛事审批政策的推波助澜,也是顺应跑步风潮愈发汹涌的必然。然而,也正是由于办赛门槛的降低,这片市场的不成熟一面日益凸现。正如中国田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杜兆才所总结的,良莠不齐的赛事质量与一再发生的猝死事件已成为中国马拉松发展过程中难以根治、却又难以回避的顽疾。
严把认证关能否治乱象?
对于中国马拉松事业而言,赛事审批程序的取消无疑是足以改变其发展进程的里程碑事件,这是中国田协简政放权的信号,也带动了一批民间赛事的涌现。然而,比起宏观上的赛事同质化问题,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乱象才是中国马拉松如今最尴尬的瓶颈。
从天津市武清马拉松的违规收费,到烟台马拉松因拍摄镜头存在死角、仅起终点设置计时点而引发的冠军成绩被取消风波,纵观过去一年的诸多赛事,极为业余的谬误几乎覆盖了马拉松赛事的每个角落。如果说起终点处极为不便的交通出行、混乱无序的存包流程不过影响了跑者的参赛体验,那么补给站饮用水数量的匮乏、起点区域过于拥挤的赛道则切切实实地危及到了参与者的身体健康与运动安全。
在部分传统赛事尚且无法根治自身硬伤的情况下,过多陌生赛事的创办自然会引发不小的争议。只是,倘若此时不再“开源”则颇有些因噎废食的倒退行为的意味,而中国田协则希望通过加强对赛事认证等级评定标准的严控来整治如今的乱象。
据最新的赛事等级评定标准,中国田协对于金、银、铜牌赛事的计时点数量、补给站补给数量、赛道最窄部分宽度与长度等细节都进行了明确的量化规定,并引入了新的赛事评级升降级制度,通过固定不同等级赛事比例的方式,加强各赛事间组织服务水平的竞争。
在中国马拉松赛事品质信息过于不通畅的当下,中国田协的赛事等级认证无疑为跑者选择赛事时提供了一份颇具公信力的标准。然而,不能忽略的事实在于,如今国内未经田协认证的“野马”亦不在少数。通过向跑团赠送名额等多种方式,这些“来历不明”的赛事同样不乏受众,却长期处于监管盲区内。如何让严格的把关流程辐射到这些赛事,是田协未来亟待解决的又一大难题。
马拉松急救应成独立学科
马拉松运动的起源始于当年雅典传令兵奔走42公里后的猝死,而这颇为壮烈的结局成了如今弥漫于中国马拉松事业之上的阴霾。过去一年,共有五起悲剧发生于国内马拉松的赛道上。在上海国际马拉松首席医疗官马宏赟看来,“尽管这只是小概率事件,但它的发生却是必然,国内许多赛事都存在着完全可以避免的医疗风险漏洞。”
据其介绍,近九成的猝死事故始于心脏问题,而医疗点的科学布控则是防范猝死事故的基础。去年的上马,组委会共布置了26个医疗点、120名志愿者、60位“急救兔”以及一支骑行急救队,其中每一位队员都经历了极端场景下的模拟培训,掌握了心肺复苏技能,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则成了医疗点、骑行队以及救护车上的标配。马宏赟指出,“医疗急救的核心是指挥团队,需要一位有医学背景、经验丰富的医疗工作者担当指挥,才能在复杂的情境下快速做出判断,调动整支队伍协作。”不过,他一再强调,“急救保障的完成依靠的是整支队伍的协作,任何片面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宣传都是对医疗工作者的不尊重。”
由于覆盖人群规模庞大,赛道漫长,马拉松赛事的急救向来是令医学界苦恼的难题。在国外的不少研究机构,马拉松赛事中的急救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被研究。在马宏赟看来,这也应该成为中国医学界未来的新分支,“马拉松的急救需要更广的数据研究做支持,也需要自己的科研团队。”
除了亟待解决的猝死事件防范,至今仍争议不断的赛前免责协议效力,以及医疗证明的真实性,同样存在着不小的监管盲区。如今,国内不少赛事都会要求选手提供医疗证明,并签署免责声明。然而,在专门针对马拉松赛事的医疗证明标准尚未制定的情况下,这些极易伪造、组织者又难以识别的文件却更多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声明。
至于所谓“免责声明”的法律效应,在学界至今尚未有定论。在多数学者看来,如果主办方尽到了抢救的责任,那么主办方可以免责,但这根本无从界定。从此前已发生过的几例猝死事件的后续处理来看,即便与选手签署了免责声明,赛事主办方依旧向受害者家属进行了赔偿。而在考虑较为周全的传统大型赛事中,同样存在着灰色地带。据负责北马组织工作的中奥路跑总监刘岳介绍,去年北马就发生了一位64岁跑者因热射病入院接受抢救,却无力支付28万元医疗费用的情况。“这既不属于社保的范围,又远远超过了赛事为选手投保的保额。根据组委会与选手签署的协议,紧急情况下选手必须接受赛事为其安排的医院治疗。显然,在保险问题上,国内很多赛事还存在真空地带。”
(本报广州1月1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