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逊返回英国。
特拉斯10月20日宣布辞去首相和保守党党首后,谁将成为下一任英国首相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据英国媒体报道,有意加入竞争行列的前首相约翰逊已经提前结束了在加勒比海的度假,目前已回到英国开始“拉票”。而上个月在保守党党首选举中输给特拉斯的前财政大臣苏纳克,已经“领先一步”获得竞选所必需的100个党内提名。
英国首相之位最终花落谁家,将在10月28日之前揭晓。
约翰逊欲“二度出山”引发争议
特拉斯20日宣布辞职后,保守党“1922委员会”主席布雷迪随即公布了新领导人选举程序。根据路透社的说法,有意参选者必须在当地时间10月24日下午2时前争取到至少100名保守党议员的提名。考虑到英国议会中有357名保守党议员,这意味着在第一轮投票中,最多只有3名竞选人可以达到这一标准。
根据报道,如果届时只有一人满足条件,那么选举将在24日提前结束,该候选人将直接当选保守党新领导人,并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如果有两人或以上达到提名门槛,保守党议员将进行一次象征性投票,若票数较少的候选人没有自动退出,那么全体保守党党员将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选出新领导人。
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多家英国媒体报道,现任财政大臣亨特将不会参加此次保守党党首的角逐。在一众潜在人选中,目前最受关注的当属前首相约翰逊和前财政大臣苏纳克。
过去两周来,约翰逊据称一直在多米尼加度假。不过22日,英国天空新闻网拍到了他同家人一起乘坐飞机返回英国的照片。根据记者的描述,“约翰逊穿着西装,坐在靠近飞机尾部的经济舱内,陷入沉思。”乘客们对于他的出现反应不一,“有人表现出困惑,有人发出嘘声”。
《泰晤士报》此前报道称,约翰逊正在策划一场“不同寻常的政治复出”。不过对于一个数周前刚刚因为一系列丑闻和党内倒戈而辞职的前首相而言,约翰逊此番想要“二度出山”势必引发争议。英国前外交大臣、保守党前领袖威廉·黑格2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约翰逊重回唐宁街10号,这将是自己从政46年来遭遇的“最糟糕的事”。根据黑格的说法,让一个刚刚下台的前首相重新执政,无异于将保守党推入可怕的“死亡循环”。
▲ 前财政大臣苏纳克。
苏纳克这一次能否笑到最后
前财政大臣苏纳克是引发英国政坛“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在今年7月率先辞去财政大臣职务,之后大批内阁成员相继离职,一定程度上导致约翰逊的最终下台。在上月初举行的保守党党首选举中,苏纳克以14个百分点的得票率之差输给了特拉斯。
目前看来,苏纳克极有可能接替特拉斯登上党首之位。据英国《卫报》消息,当地时间22日上午,苏纳克就已经获得参选保守党党首所需的100名议员的支持,成为第一个获得竞选资格的候选人。截至当地时间22日下午3时,已经有110名保守党议员对苏纳克公开表达支持,领先于约翰逊的51名支持者以及下议院领袖彭妮·莫当特的23名支持者。
在特拉斯宣布辞职前几天,民调机构YouGov于10月17日至18日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当保守党议员被问及“你更希望谁在特拉斯辞职后接替党首”时,32%的人选择了约翰逊,23%选择了苏纳克,另有10%和9%的议员选择了国防大臣华莱士和下议院领袖莫当特。如此看来,苏纳克这一次能否笑到最后仍是一个未知数。
继任者将面临重重经济困局
眼下英国首相之位就像是一个“烫手山芋”,继任者势必面对一系列棘手难题。
自“脱欧“以来,英国始终缺乏一个具有稳定性的国内国际政治架构,这为如今面临的政治经济危局埋下伏笔。尤其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能源价格居高不下,通胀率步步走高,加之供应链阻滞,人手短缺,致使英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然而“旧疾”未愈,特拉斯上任后采取的激进减税政策又给英国经济增添“新病”。9月23日,英国政府宣布了50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措施以期提振经济,结果引发金融市场震荡,英镑对美元汇率一度创下历史新低。面对剧烈的市场波动和外界质疑,财政部门随后宣布,将取消大规模减税计划中“几乎所有”的减税措施。
政策的反复使得本来就低迷的英国经济愈发举步维艰。英国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1%,涨幅重回40年来最高位。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21日说,约六成英国成年人正在遭遇“账单困境”。
▲ 苏纳克和亨特(上图)的“黄金组合”颇让英国人抱有期待。
在此背景下,在税收政策上与特拉斯意见相左的苏纳克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他反对贸然减税,强调只有在通胀得到遏制后才能减税,否则只能让富人受益,无法为穷人减负。在特拉斯的大规模减税方案被证明是个错误之后,不少保守党人认为苏纳克才是经济政策上那个“对的人”。甚至有经济学家预计,如果苏纳克胜出极有可能继续任命亨特为财政大臣,届时这一“黄金组合”能让英国和其他G7国家国债的息差缩小50基点,这相当于使2026-2027财年的财政缺口减少70亿英镑。然而,英国目前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不管谁来接任首相,要将英国经济拉出泥潭都绝非易事。
作者:陆纾文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图片:新华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