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外长以视频方式举行第十八次会晤。
11月26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外长以视频方式举行第十八次会晤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联合公报涵盖三十五个议题,是在新冠疫情带来全球性冲击、经济尚处于复苏之中,以及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自然和人为灾害、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威胁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横跨欧亚大陆的三个国家对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和探索人类共同危机解决方案的联合宣言。三方联合公报也是全球地区主义力量基于多边主义推动新型全球化的共识与倡议。
公报为全球短中长期问题解决设计了正确方向和合理的问题解决路径,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广泛诉求。解读这份联合公报具有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首先,这份公报的含金量很高。中俄印三国在全球地理区位上横跨欧亚大陆,三国国土总覆盖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涵盖人口近三十亿,逾占全球总人口的40%,经济总量逾占全球总量的20%,三国代表了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力量和全球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体的利益。
▲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出席会议。
中俄印三国面对当下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大国博弈思潮在全球沉渣泛起的国际格局,面对霸权国为了维护全球霸权不断介入和干扰域外地区事务的行径,在联合公报中给予了坚决的回应,提出了基于基本国际准则和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事务处理方式,确立了当下国家间关系处理的原则,体现了全球有识大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出发点,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的共同愿望,也彰显了地区主义的共同诉求和行动力量。
其次,公报对全球化理论进行了提升。 在涵盖的三十五个议题的共识中,公报回顾了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以及上合组织和东盟等区域组织,在推动全球化与全球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公报认为,基于国家主权平等、尊重国际法,当今世界需要加强和改革全球多边体系。维护国际法,遵守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当前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因此,联合公报所倡议和提出的新型全球化理论的出发点是,以联合国的核心协同作用为基础,以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的协同为动力,以加强开放、透明、公正、包容、平等和具有代表性的多极国际体系构建为目标,才能面向21世纪新未来重构新型国际体系和新型国际关系。
▲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在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工人在吊装中越跨境班列货物集装箱。
再次,联合公报为当下全球性关键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带来挑战。公报认为,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带来了保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尊重个人隐私权利的问题,技术要以以人为本的方式被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用于和平目的应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根本原则。
在全球经贸发展议题上,公报认为,实施超出联合国安理会范围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不符合国际法准则,其行为降低了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制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并对第三国和国际经贸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真正致力于全球经济社会共同利益的经贸关系需要维护和发挥世贸组织的核心地位,并以透明、开放、包容和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系为基础,才能实现后疫情世界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公报明确而直接谴责了某些霸权国家在全球经贸活动中的单边主义行径,倡导建设更为多元化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为更多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机会。
最后,公报前瞻性地提出在全球发展议题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平衡,以及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人类社会有机整体共同进步的需要。国际社会应该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更应该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困难和需要,发达国家应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
▲ 11月6日,人们在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参加集会,号召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更多行动。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联合公报认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原则下达成的,对《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承诺是解决气候问题的基础,公告重申了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诉求。对此,全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流动,明智地利用资源以及保护可持续生活方式,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各国共同行动的基本保障。联合公报直视了全球发展与气候变化的解决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了可行的解决路径。
综上所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国际环境下,在人类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危机的重要关头,在全球化和多边主义遭遇严峻挑战的关键历史时刻,中俄印三国本着对历史和人类发展未来负责任的共同体理念,以共同协商,携手解决全球问题的国家间多边共识,通过联合公报形式,以区域主义的共同力量向国际社会发出正确的声音和积极的倡议,彰显了全球化逆境下的全球大国的共同担当,代表了全球最重要区域国家对于新型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构建的共同诉求。这种声音与诉求,既反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大国间认同的强化与共同行动的努力,同时也必定为全球平等、包容、可持续的未来塑造新的理念,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作者:余南平(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图片:新华社、外交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