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第十三届总统选举将于6月18日举行。这可能将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上,在前最高领袖霍梅尼逝世后最重要的一次总统选举。伊朗内政部25日公布了经宪法监护委员会确认的7名候选人名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本届选举的悬念。
但悬念依然不小:选举是否可能因低投票率遭遇民意反弹甚至发生骚乱,新政府是否会在伊核协议问题上谋求突破?
先说本届选举。之所以是最重要,原因其实也简单:出生于1939年4月19日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今年已经82岁高龄了。虽然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主席、最高领袖专家委员会主席贾纳提已近95岁高龄,但哈梅内伊的继任者、或者说最高领袖制度的延续问题无法回避。这不仅是欧美国家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包括哈梅内伊本人在内的伊朗宗教、政治、军事各界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于最高领袖制度的讨论,早在20多年前、前总统拉夫桑贾尼时期就已出现过。很显然,彼时就已结束。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未来是保持现有的最高领袖制度,还是确立以最高领袖为中心的集体领导。
比较明确的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初衷和路线不能忘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根基不能动摇。所以,本届总统选举并不只是选举伊朗的行政长官,而是要维持未来八年甚至四年的政权稳定。从这个角度讲,伊朗的政治派系问题又凸显出来。毕竟,相对于2009年总统选举后骚乱中的改革派领导人和民众,保守派更让政权放心。
再说本届候选人。很明显,7名通过资格审查的候选人中,5名出自保守派。那么对于涉及未来8年政治稳定的候选人来说,需要有什么特质呢?
一是忠诚。不仅是对哈梅内伊的忠诚,而且是霍梅尼路线的追随者,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权的衷心拥护者。
二是温和。既然是在保守派中挑选,一定会避免类似前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那样的激进派人物。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对美国和以色列关系问题上独树一帜,但在罢免前情报部长、拒绝参加内阁会议、提拔亲家马沙伊等问题上表现的特立独行,已频繁挑战哈梅内伊的权威,以至于一贯支持内贾德的导师、梅斯巴赫·雅兹迪也与其分道扬镳。另一方面,在经历了自称温和派的鲁哈尼政府八年领导后,社会现实已不允许政府再走向激进甚至极端。
三是务实。虽然内贾德政府经历了国际油价高涨的时期,但因未能有效改善民生招致民怨沸腾;虽然内贾德政府开启了“5+1”会谈以及隐秘的对美对话,但并未能收获鲁哈尼政府时期签订的伊核协议;虽然鲁哈尼政府时期收获了伊核协议,却未能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毁约之前将其转化为经济利益。未来的政府需要有能力在应对伊朗国内国际双重困境中,采取务实政策。
那么,问题来了,民众是否对政权所期待的总统否满意呢?这是关于本届选举需要观察的问题之一,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选民的投票率。宪法监护委员会认可资格的7名候选人是否能够激发民众参加选举的热情甚至欲望。
二是选民对投票结果的反应。在不质疑计票结果的情况下,温和派和改革派的支持者是否能够接受。2009年总统选举后骚乱可谓前车之鉴。虽然在之后,特别是2011年中东剧变后,这场骚乱对于伊朗国内稳定和政权安全发挥了特别作用。
另外,伊核协议走向也尤为引人关注。毕竟,伊朗国内经济形势与伊核协议,及其反映的对外关系密切相关。在伊核协议签订后,伊朗经济一度向好。但在特朗普毁约和极限施压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伊朗通胀率连年高涨,2020年达到36.5%,2021年预期达39%,GDP在2019年下探至-6.8%。
未来政府能否在伊核协议及对美关系方面谋得突破,进而转化为经济效益,改善国内民生,必然引发关注。很显然,温和派的鲁哈尼政府虽然正在谋求,但并未成功。那么,更无需指望已经势衰的改革派。
要知道,从议会、司法,到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宪法监护委员会,尽为保守派掌控。
作者:孙华
编辑:沈钦韩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