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参与线上线下会议。 | 均主办方供图
“虽然疫情极大地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但并没有改变学界尤其是俄罗斯与欧亚研究学界推进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热情。”在日前举行的“俄罗斯经济论坛(2020)”上,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军教授在回顾疫情下这一特殊的年份时如此说道。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教授致辞。
12月21日,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俄罗斯经济论坛(2020)”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新冠大流行背景下的俄罗斯经济”。
如何从严峻的疫情形势中走出来,如何保持经济的韧性,以及如何与国际市场保持联通,对俄联邦政府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来自国内不同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疫情下俄罗斯经济以及中俄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线上线下的交流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终身教授冯绍雷发表主旨发言。
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曲文轶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首先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探讨了俄罗斯外交的前景。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曲文轶教授。
在刚刚结束的年度记者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坦承,疫情给俄罗斯以及世界带来严重不利影响。2020年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3.6%,失业率预计达到6.3%,实际工资增幅预计只有1.5%。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教授看来,俄罗斯长期以来存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投资环境问题突出以及原油市场承压的缺陷,所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基础性条件有所欠缺,疫情则放大了俄罗斯经济的短板。
为了最大程度消弭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俄罗斯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帮助中小企业和战略性行业提供补助。在辽宁大学前校长程伟教授看来,对疫情的处理加强了普京执政的合法性内涵,并使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俄形成广泛共识。
就维护俄罗斯经济所高度依赖的能源产业,俄罗斯通过多项举措进行了及时的完善调整。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教授指出,俄罗斯在今年与OPEC既合作又斗争,力争保持油气生产居于较高水平,并寻求天然气管道出口的多元化和积极部署氢能和液化天然气。
所以,对于俄罗斯经济复苏前景,与会专家普遍持积极预判,认为俄经济将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建民教授看来,经历疫情的考验后,俄罗斯产业链的修复需要更多时间,不过“鉴于俄罗斯在08年和14年经济危机中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低”,俄罗斯发生金融风险的概率并不高。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王海燕副研究员点评道,数字经济有可能成为欧亚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普京在日前的年度记者会上强调指出,俄中两国在众多领域有着共同利益,两国领导人保持着互信和务实的关系,双方之间各层面的关系也都在稳步发展。
同时,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中俄两国的战略合作前景广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欧阳向英研究员看来,中俄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相似之处,双方可落实既定事项,在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等领域实现互利共赢,互相补足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唐朱昌教授提出,共克疫情、赋能发展是目前中俄两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利益平衡点。
作者:沈钦韩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