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溪-2”能源管道在铺设当中。| 均塔斯社
由于俄德在纳瓦利内事件上互不相让,“北溪-2”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德国政府发言人7日表示,默克尔总理不排除以德俄合建中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作为选项制裁俄罗斯。8日默克尔在联盟党闭门会议上表示,制裁应该是一个泛欧洲的决定,而非德国一国。
从主推“北溪-2”到无奈发出制裁威胁,默克尔在德国经济利益和代表欧洲发声之间陷入两难。未来,她可能“借力打力”,将制裁的决定权“让渡”给欧盟来缓解自身的压力。
默克尔一反常态将“北溪-2”与“中毒”事件挂钩
7日,默克尔的发言人赛贝特表示,德国对纳瓦利内“中毒”事件的态度非常明确,俄联邦必须展开调查,否则,默克尔不排除任何一个制裁选项,包括拿“北溪-2”制裁俄罗斯。
德国外长马斯6日在接受《星期日图片报》采访时称,“希望俄方不要迫使我们改变对‘北溪-2’的立场,尽管意识到(叫停项目)的严重后果,但不应从一开始就排除纳瓦利内事件对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
德国政府此时的立场与一周前截然相反。8月28日,默克尔曾对媒体表示,应该将“北溪-2”与“中毒”事件分开,坚持推动项目进程。9月2日,默克尔在回应美国议员就项目发出的对德国相关物流港实施制裁威胁时坚信,项目必将建成。
德国政治分析师施特佩尔认为,默克尔态度的转变与德国当前对俄紧张的政治气氛有关。目前德国政坛打算拿“北溪-2”开刀向俄罗斯施压的包括联盟党的资深政客默尔茨,默尔茨政治立场保守,被视为明年联盟党党主席的有力候选人之一,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民调支持率仅次于联盟党的德国绿党也坚持要求政府终止“北溪-2”的落实。此外,德国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勒特根和自由民主党副主席兰布斯多夫也都持这一主张。施特佩尔认为,反对的呼声渐高,令政府压力陡增。
▲ 德国总理默克尔。
拿“北溪-2”开刀,德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不过,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联盟党和社民党并不希望德国放弃建成“北溪-2”。一是因为默克尔在管道项目上获得德国工业界的支持,如果放弃这一项目可能导致参与企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德国经济东部委员会主席赫尔墨斯称,共有12个欧洲国家的100多家企业参与了项目,其中约一半是德国企业,一旦停工,对一些公司将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损失。
二是,在对俄态度上,德国社民党向来与俄罗斯交好;而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则秉持“实用主义”的原则,此前在诸多涉俄问题上坚持“经济账和政治账分开”,如2018年的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尽管德国也参与对俄制裁,但并未主动联合起一个广泛的欧洲来对付俄罗斯。
第三,“北溪-2”一直被默克尔当作“硬刚”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武器,默克尔为此投入很多政治资本。特朗普政府一直对“北溪-2”持有敌意,认为这条接通俄德的天然气管道是俄罗斯对欧洲大陆施加的“能源霸权”,称“德国不仅自己成为俄罗斯的俘虏,还将欧洲能源安全置于危险境地”。
除了对德俄及相关参与企业施加制裁威胁外,美国还联合波兰、乌克兰等持反对意见的国家联合围堵。为此,默克尔在过去几年推进项目时顶住了多方压力,也树敌颇多。
分析人士称,如今默克尔或许不得不拿自己主推的“北溪-2”开刀,也是无奈之举,内外的压力使其回寰的余地很小,大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意。
不过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也认为,现在的两难境地和默克尔对纳瓦利内事件的处理方式有关。在事件发生后,德国便派专机接走了纳瓦利内,2日又以非常直接的方式高调宣布纳瓦利内“诺维乔克”中毒。但是在白俄罗斯放出“中毒系德波伪造”的视频后,事件被反转,导致了俄德双方无法对基本事实达成一致,也加剧了德国国内的反对呼声。
▲ 德国接走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利内。
张昕认为,此次默克尔主动且直接的发声背后可能承载着欧洲国家对她过高的期望,即希望德国在对待俄罗斯时发出“团结欧洲”的声音。
俄德尚有缓冲时间处理争端
从目前的形势发展看,俄罗斯并不受“欧洲剧本”的束缚,应对从容。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德方的制裁言论说,俄罗斯看不出这一项目建设受阻挠的风险。佩斯科夫称,把“北溪-2”与纳瓦利内事件挂钩企图“荒谬”,德国政界一些人要求停止项目的呼吁是情绪化言论,毫无事实依据。
7日晚,德国方面宣称,纳瓦利内健康状况渐好,已经摆脱昏迷状态,可以对他人的讲话做出反应,并已经不再使用呼吸机。直接参与“诺维乔克”研制的俄罗斯科学家列昂尼德·林克对卫星通讯社表示,纳瓦利内从昏迷中苏醒说明了他未被“诺维乔克”毒害,“因为即使使用比致死剂量低400倍的浓度,也会出现瞳孔缩小的情况,但他未出现这种症状。”
纳瓦利内的苏醒增加了俄罗斯在这场外交纷争中的砝码。7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为“北溪-2”打气,他在莫斯科州参加一场活动时说,尽管外部环境比较复杂,但“北溪-2”作为一个长期项目,不会轻易受到干扰。
至于可能来自德国的制裁,《莫斯科时报》专栏作家杰克·科德尔认为,从发出制裁威胁到走完程序还要几周时间,如果由欧盟层面决定,算上协调立场,时间将更长。这段时间将成为俄德处理双方关系的缓冲期,可以就具体事项进行谈判,“现在就看能不能在制裁措施出台最后一刻之前踩住刹车”。
作者:刘畅
编辑:沈钦韩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