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朋友绝不肯吃的黑鱼汤。|资料图片
一日,与刚来沪不久的美国朋友在徐家汇一家火锅饭店吃饭,朋友看到英文菜单上黑木耳英译fungus时,非常愕然。Fungus也常见于中国餐馆的英文版菜单上。曾在美国亚洲超市看到黑木耳包装袋上也写着英文black fungus。可在美国文化语境下,fungus通常会使美国人想到 toenail fungus(脚趾甲真菌感染),美国人还会联想到是a mold that grows on the house(长在房子上的霉菌)或者是 some kind of body fungus growth (某种身体真菌病滋生)。
根据《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的收录,“木耳”的英译名是wood ear。“木耳”也叫cloud ear或tree ear(中文“木耳”的直译)。根据维基百科,“黑木耳”的英译名black fungus, black Chinese fungus (or mushroom),其中fungus(真菌)说明木耳是一种菌类。可是美国人通常不会把fungus和一种食用蘑菇类联系起来。考虑到译入语的文化语境,黑木耳最好翻译成black wood ear mushroom,避免使用fungus一词。
美食,书写着各国不同的饮食文化,表达着彼此不同的生活理念,如何通过对方的语境表达中华美食文化特质?笔者略谈一二。
“药食同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理念。许多食物同时也是药物,中国人擅于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西医中但凡药就不能是食品。有美国朋友很惊讶在中国药店能买到食材。一次约美国朋友艾米来上海家里过中秋节,正巧她咳嗽厉害,笔者亲自给她煮了冰糖梨水并告知能润喉止咳。艾米一脸茫然致谢后说到:“我们没有用食物治疗疾病的习惯。”
在连续喝了几天冰糖梨水后,开心的艾米发信息给笔者:“中国冰糖梨水很神奇。很明显是见效的,是好东西。”“药食同源”的文化语境源自农耕文明养育下的中国人主要是以五谷杂食为主的“食草族”。很多西方朋友对中国“药食同源”的文化语境知之甚少。西方医学中但凡食物就不会谈疗效。
“药食同源”的独特饮食理念下,中国饮食文化形成了滋补养生的饮食认知。有国际朋友说起和中国朋友聚餐时,听到最多的是中国朋友推荐某食物时说到:“It is good for your health.(有利于你的健康)”。 也就是我们通产说的“食补”。比如黑鱼汤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口感细腻鲜美,兼有滋补的功效。一次在网上和美国朋友聊其黑鱼汤的滋补功效,他的反应是:“等我震惊平息,缓过神来之后,我依然拒绝你的邀请。”原来黑鱼头部像蛇头,加上全身类似蛇的花纹,再加上有较强的攻击性,美国人对黑鱼的恐惧值很高。在美国,黑鱼不会成为餐桌美食,更不会衍生出“食补”的功效。在美国文化语境下,美国朋友直接拒吃了黑鱼汤。
和“食补”一样,“养生”也是典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反映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仅是西方朋友面临此类中国文化语境的缺失,中方交际者也要丰富梳理相关的文化知识,中国文化知识的缺失是很多交际者英语表达力的绊脚石。
▲“六花肉”。|大众点评
如何使美食的英译即能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又能在译入语语境中有接受度和传播度?曾在上海“很久以前(Long time ago)羊肉串”餐馆读到英文菜单上,把六花肉(比五花肉多一层肉皮)翻译成six-flower meat,国际友人就一脸迷茫。
菜单翻译一直是一个面临挑战的复杂工程。比如炸藕盒(fried lotus root sandwich),陕西肉夹馍(Shanxi hamburger),分别用三明治和汉堡西方熟悉的食物样式构建西方人熟悉的语境,就比较恰当。
▲上海本帮菜“草头圈子”。|资料图片
上海本帮菜中的“草头圈子”,有版本翻译成stewed sausages ,这种翻译虽然不会引起不适与尴尬,可是体现不出具体食材。“圈子”就是猪大肠的代名词。猪大肠在很多中国餐馆翻译为intestine,这样会使国际朋友显得很惊愕。从翻译的角度,对于这类中国人习惯的独特食材,应尽量回避使用相关食材的生物和医学名称。有翻译人士建议用chitterlings(作食用的大肠)作为“圈子”的英译。“作食用的大肠”一是包含中国厨师对特殊食材处理的巧妙,二是避免使朋友感到不适。
翻译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工作者作为架桥工程师,需要其语言和语用的双向技艺能力。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宜“归化”,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文化传真”应是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
中华饮食之于国际友人,是浓缩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教科书。在当今跨文明对话的语境下,让中国文化不单是“走出去”,而是如何培养其国际受众群体,让西方社会看到中国文化的真正价值并乐于接受。跨文化传播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语言和文化语用能力,成长为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世纪“跨文明交流的使者”。
作者:殷召荣
编辑:吴姝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