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真实的第一印象,是从黑山共和国陆路入境阿尔巴尼亚时留下的。尽管两个国家之间仍然保留边境检查,似乎已不是今天欧洲国家之间的“标配”,也确实显得不太方便,不过反倒让人有机会短暂“逃离”长途大巴上的困乏,下车在两国边境地带稍作停留和调整。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仅仅是空气清新,还有代表巴尔干半岛自然风景名胜的斯库台湖带给大家的那种“那里湖面依然平静”的恬适感。虽然不知道两国边境检查站的选址为什么这样安排,但就如同是一个特别善意的约定,湖光山色之间,阿尔巴尼亚的行程正式开始了。
大巴车司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得出来,老人家开这趟“国际长途”多年,一路上已是游刃有余。不过,作为欧洲国家中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阿尔巴尼亚,路况和车速都谈不上理想,尽管是有经验的司机师傅掌舵,我们仍然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才抵达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
地拉那这个城市的名称,对于我的父辈、祖父辈们而言,倒是不陌生的。中阿两国关系中有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阿尔巴尼亚一度是接受中国援建最多的国家。因此,即使是今天,在这个国家的首都里,仍然能看到一些当年的痕迹。比如带有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筑风格的阿尔巴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当年作为国家体育馆使用的Asllan Rusi体育中心等等。
如果将城市比作乐章的话,今日地拉那这座相对平静的欧洲小国首都里,仍然有一处十分显眼的“被动的休止符”,那就是霍查纪念馆。由于地拉那城建规模较小,只要在市中心区域有过徒步经历的城市访客,大概都见到过那座“地拉那金字塔”——专门为曾经的阿尔巴尼亚最高领导人霍查所修建的纪念馆。
由于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如今这座荒废的纪念馆四周已是杂草丛生,纪念馆外墙亦是四面涂鸦。因为空荡的建筑物和广场尚存,倒是成为当地年轻人聚会、运动的天然场所。由于纪念馆呈“金字塔”型,主外墙被设计成大约倾斜40度左右,使得那些有足够力气和胆量年轻人,不停地顺着大楼倾斜的墙壁一直爬到楼顶去,再滑沙一般回到地面。这倒成为“地拉那乐章”中这处“被动的休止符”里尚存活泼的一面。
然而,无论如何,如果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恐怕那种无奈和令人扼腕的情绪一定会大于“休止符”里尚存的乐趣吧。有相关报道说,阿尔巴尼亚政府也一直在想方设法重新利用这一建筑,这值得拭目以待。
距地拉那向西不到35公里的都拉斯,是阿尔巴尼亚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在这趟巴尔干半岛之行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我就曾了解到当地的“小巴文化”(乘坐私人巴士),最主要的就是指地拉那和都拉斯之间的这趟行程。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地拉那和都拉斯之间这趟旅程的“双城记”,是正规巴士与私人小巴的双重奏。由于正式的车站距离地拉那市中心较远,虽然票价相对稍微便宜一些,但不少当地人还是愿意乘坐路线安排更为灵活的私人小巴。看起来,地拉那和都拉斯两市的交通部门也默许这种情况的存在,因为两市之间确实也不存在检查站或收费站。实际上,不论是前往车站还是乘坐小巴,都只需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从地拉那直达亚得里亚海滨。
小小的港城都拉斯,其实也是一座罗马时代就已经存在的老城,市内最主要的景点是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名录的都拉斯露天竞技场,它始建于公元100年前后图拉真统治之下的罗马帝国,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大的罗马露天竞技场。今天的都拉斯,还是阿尔巴尼亚人最青睐的国内度假城市,走近面朝亚得里亚海的海滩,远望进港或出港的海轮,还是能给人带来无尽想象。
与地拉那相比,都拉斯的城建格局显得更为紧凑,除了港口装卸区之外,城市的主要建筑围绕着伊利里亚广场分布。与我国国内的城市相比,都拉斯的城市广场显得十分袖珍,但重要政府部门、公共文化机构等还是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毕竟,这代表着一座城市的风貌和气质。尽管因为都拉斯实在很小,使我们放弃了在当地住上一晚的念头,但这座城市的一两处细节仍然值得回味,比如见于都拉斯汽车站,充满东方色彩的向日葵路灯,以及Los Locos餐厅里那副巨大的切·格瓦拉像……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公共关系学系副教授)
作者:张鹏
编辑:孙华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