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对华充气艇贸易成为关税摩擦的“牺牲品”。|视觉中国
据《华尔街日报》5月17日报道,美中贸易摩擦升级在美国引发了一场谁将为此埋单的争论。虽然特朗普说是中国,但越来越多的美国专家研究发现“美国消费者才是最后的埋单者”。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并不简单,支付关税的人往往未必是最终承受者。如果关税被简单地转嫁到进口商身上,那么美国企业或消费者就是埋单人。如果生产线转移到了美国,美国人因商品价格上涨而多掏的钱一部分将以工资和利润的形式流入另外一些美国人的口袋。
《华尔街日报》举例称,西塞尔·霍格和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约翰·霍格从事对华充气艇贸易的业务。这家拥有30名员工的“海鹰船业”就成为贸易摩擦下供应链遭受影响的一个缩影。
这家位于长岛的公司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欧洲进口充气艇,90年代改为从中国进口。之后公司所有型号的充气艇由三家在中国的国际供应商生产。
“海鹰船业”逃过了特朗普最初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25%关税的噩运,但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去年9月份,特朗普对另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其中就包括“海鹰船业”的船只,为了应对,今年1月1日,“海鹰船业”将充气艇价格平均上调了7.5%。
西塞尔·霍格表示,“海鹰船业”已向美国政府支付17.6万美元的关税,该公司通过提价向客户转嫁了所有成本。其中70%是网购个人客户,其余则是经销商。由此看来,美国消费者承担了“海鹰船业”的大部分关税成本。这项关税意味着,各方特别是消费者会因此承受损失,而这就是特朗普关税措施带来的直接后果。
▲ 特朗普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12日接受BBC采访时称,美国消费者将会为贸易摩擦“买单”。
哥伦比亚大学贸易经济学家大卫·温斯坦在与另外两人合作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了特朗普去年实施的六波关税,发现计入关税后,从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了20%-25%。美国人以两种方式消化了这一影响:美国进口商牺牲自己的利润率吸收了部分关税,此外终端消费者则支付了更高价格。高盛经济学家发现,自2018年以来,受关税影响最大的九种商品的消费价格上涨了3%,而其他所有商品(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价格反而下跌了2%。他们还发现,一些美国制造商趁机利用关税提高了商品价格,转嫁给普通消费者。
温斯坦得出结论,特朗普的关税完全由美国人承担,每月给美国带来14亿美元的净成本。温斯坦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这些成本分摊到普通家庭头上,相当于每个家庭每年为此多花628美元。他估计,加上向联邦政府支付的关税,一旦开征新的关税,关税总成本将从去年底的每月44亿美元增加到每月88亿美元。
“这些关税是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隐形税,”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如果特朗普进一步加大赌注,针对所有中国商品,“美国消费者将被推到贸易战的前线”。
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品价格,把生产线转移回美国的可能性又如何呢?实际上,“海鹰船业”也曾考虑过在美国生产船只,因为两年前美国国会就考虑实施对进口产品采取惩罚性关税的新税法。不过充气皮艇这种产品从来未在美国国内生产过,相关的机械装置、材料和零部件只能从国外进口,且进口渠道常常来自于中国。约翰·霍格说:“如果会美国生产,我们需要复制所有工具设备,成本会非常高昂。为此,我们支付了高额的关税,因为美国不具备生产能力。”
上周,特朗普将部分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一旦“海鹰船业”将更高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他们将面临销售额大幅下滑的局面,据悉,他们目前正在考虑销售中高端船只,因为这类船只的销售情况往往不太会受价格波动的影响。约翰·霍格说:“关税将会扼杀中端市场,毕竟能够卖给高端消费者的船也就那么多。”
作者:文汇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松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