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你,是否曾幻想拥有一种“聪明药”,吃下后能在一夜之间成长为人人艳羡的“学霸”?如今,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不少欧美国家的学生和家长竟真的寄希望于药物来提高学习成绩。据《巴黎人报》报道,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儿童和青少年对于利他林、阿德拉、莫达非尼等精神类药物的滥用情况日趋严重。
所谓的“聪明药”,真的可以让人变聪明吗?
《巴黎人报》援引最新出版的法国医学专业期刊《Homo Drogus》报道指出,以利他林为代表的精神类处方药可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常用来治疗儿童“多动症”等疾病。但近十年以来,这一类药物经常被学生群体滥用,以借此提高学习成绩。
据法国国家医药和保健品安全局2017年提供的数据,此类药物在1996年共售出2.6万箱;到2005年销量已上升为22万箱;到2014年更是超过60万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尽管上半年药物出现库存短缺,但全年仍有62.8万箱投入市场。
无独有偶,滥用药物的现象在英国名校也未能 “幸免”。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纪录片《药品依赖》中就曾提到,剑桥大学的部分学生同样利用利他林等精神药品在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下保持充沛精力,并将它们戏称为“大脑伟哥”。由于太多学生服用此类药物,当地学者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甚至建议,文化考试应该像体育赛事那样对学生进行药检。
在美国,这样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2007年,南卡罗莱纳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12个月中,美国有160万人并非出于治疗的目的服用处方兴奋剂。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已急速增长至350万。
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针对常春藤联盟的一项匿名调查显示,将近70%的学生承认自己曾为了赶论文而服用“聪明药”;66%的学生曾在期末考试前服用过精神类药物;另有27%的学生坦言自己每逢考试必吃“聪明药”。
所谓的“聪明药”究竟有什么神奇功效?本应被严格监管的精神类药品,又是如何到达学生和家长手中的呢?美国知名视频网站Netflix近期推出的纪录片“嗑药”为人们解开了这一系列疑问。
纪录片的开头是某一天的清晨,常春藤联盟的一名大一学生吉米将车驶入校园停车场,他匆匆扫了几眼笔记,准备迎接20分钟后的第一场期末考试。下车前,吉米拧开一粒胶囊,将粉末小心翼翼地吸入口中。他知道,此时此刻这个停车场内至少还有十名学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
至于受到严格管制的精神类药物是如何到达并无医疗需求的学生手中的,吉米坦言自己有一套既定的“剧本”。每当“聪明药”消耗殆尽,他就会主动向医生寻求“帮助”。在医生面前,吉米熟练地营造出一种“多动症”的假象——焦虑、双腿无法受控地抖动、眼睛不断瞟向窗外。好心的医生就会开出一个疗程的阿德拉,足够吉米熬过整个考试周,甚至以5-10美元一粒的价格转卖给有需要的同学。
所谓的“聪明药”真的有提高记忆力的神奇功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美国的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没有注意力缺陷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服用含有药物作用的阿德拉和没有药物作用的安慰剂。一段时间后,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区别。科学家就此得出结论:“聪明药”唯一的“药效”,在于它增强了学生虚假的自信心,让他们误以为自己的学习效率高于常人。
一般而言,“聪明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来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如利他林和阿德拉;另一类则针对睡眠障碍,如莫达非尼。它们同属于精神兴奋性药物,能够提升服用者的注意力,降低疲劳感。但它们都只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来达到短时效果。然而,当你对它们依赖上瘾后,断药后就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精神症状。尤其是阿德拉,它的有效成分是苯丙胺,即臭名昭著的安非他命,如果再为它加上一个化学结构,就构成了冰毒。
由此可见,一旦当你用上了所谓的“聪明药”,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让人产生依赖,最终上瘾。
作者:陆纾文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宋琤 王卓一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