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套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9月26日正式入藏上海博物馆,它们均来自藏家张宗宪的捐赠。
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金属胎珐琅器的两大品类之一(另一大类为画珐琅),其制法是将各色珐琅料填施于用铜丝盘出的花纹框格内,再焊接在铜质胎体上,经焙烧、打磨、镀金等工序成器。
掐丝珐琅工艺大约是在十三世纪中叶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的,此后发展为明清宫廷工艺品的典型代表品种,并在清乾隆时期达到鼎盛。
掐丝珐琅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在古代主要由宫廷制作和组织生产,供皇室享用。清代是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又一高峰,“景泰蓝”一词即较早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清宫内务府设有造办处,初期置于皇宫内廷养心殿,负责制作供皇家使用及陈设的各色器物,珐琅作是下设作坊之一。乾隆时期的景泰蓝工艺得到空前发展,当时除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外,还有广州、扬州、九江等重要生产基地,制品呈现出不同的地方风格。
张宗宪是当今世界上收藏明清宫廷掐丝珐琅器的重要私人藏家。此次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这批珐琅器,不乏可供多角度研究、展览的精品佳作。其中包括明早期掐丝珐琅觚一件,为仿青铜觚造型,花形饱满,胎体厚重,釉质纯正,具有早期掐丝珐琅器的特色。清乾隆掐丝珐琅蝴蝶纹屏风(一对),此对屏风掐丝均匀流畅,釉质纯净,纹饰秀雅脱俗,为乾隆时期珐琅器的典型作品。另有一对体量硕大的清乾隆掐丝珐琅花鸟纹象足熏炉,纹饰与宫廷器物相异,具有地方特色,为扬州制品,是目前所知存世掐丝珐琅熏炉中最大的一对,颇为珍贵。
张宗宪捐赠的珐琅器中精品多,不乏清康熙、乾隆时期造办处珐琅作的作品,充分展示了清代宫廷珐琅器的华贵风格;数量多,制作年代跨度较大,较全面展现了掐丝珐琅的历史与发展过程;器形多,包括陈设用品、生活用品、文房用品等多种器类。
据透露,张宗宪一直与上海博物馆保持密切联系,长期关心博物馆的发展,此次慨然捐赠的珐琅器珍品,既是这种深厚情谊的见证,也极大地支持和充实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与展陈。未来,这批珐琅器将在上海博物馆得到良好的保护、研究,并在展陈中绽放异彩。
文字:李婷
摄影:邢千里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