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他带训了最后一批消防兵;2019年,他迎来了首批“火焰蓝”。
“我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兄长。”现任松江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的费海龙谈起带训心得时说,“多走进他们的心坎,那么他们也会为你敞开心扉。”近日,这名“兵”教员光荣入围“申城消防卫士”。过去14年的消防生涯中,费海龙记不清带训过多少次,只知道已桃李遍布。
帮助“问题男孩”步入正轨
“他个子很高,还总爱哭鼻子。”2017年,上海消防组织了建队以来第一次“新训团”,全市800多名新兵在松江车墩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训,一名男孩让费海龙印象深刻。
经过与其谈心,男孩道出了原委,当兵太苦了。原来,男孩的父母早年离异,他一直随母亲生活,此次当兵,用男孩的话说就是“我母亲逼我来的”。
于是,费海龙立即联系了男孩的母亲,电话那头流露的是一名家长最本能、最朴实的心愿。由于男孩从小性格柔弱,母亲希望儿子通过当兵锻炼自己,以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得知儿子的思想有了动摇,男孩的母亲极力恳求费海龙帮忙劝说:“千万不能让他做逃兵!”
一次次的交心,终于让男孩放下了心中的抵触、恐惧和焦虑。男孩的母亲几次感谢费海龙,男孩甚至对他说:“我跟定你了!你在哪个中队,我日后就去哪个中队。”可集训结束后的分兵结果却不遂人意,男孩非但没有如愿被分到费海龙所在的中队,反而被分到了训练最为刻苦、要求最为严苛的特勤支队。
“这可怎么办?”费海龙突然想起,自己与男孩将去的那个班的班长还算相熟,因此立即嘱托对方,要多留心观察,防止男孩因情绪波动而做出过激行为。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在特勤支队的日子里,男孩并没有出岔子,一年后,他随着改革转隶顺利退役。
为火场救援争取时间空间
作为一名前辈,费海龙始终用一言一行影响并帮助他人快速步入正轨。而在火场,他总能根据现场情况作出准确判断,为救援争取时间和空间。
今年5月3日凌晨,茸惠路一小区12楼发生电瓶车电瓶充电爆炸事故。费海龙随消防车到场后,通过外部侦察,发现火势已经从阳台窗口翻卷而出,凭借多年灭火救援经验,费海龙向指挥员建议:一路快速登高,利用墙式消火栓出水;另一路抓紧时间铺设移动供水线路,在11楼设置分水阵地,出枪打击火势。
随后,费海龙全副武装带领3名消防员前往着火层,逐层往上搜救,成功解救15名被困人员,疏散任务成功完成。可就在这时,最前线的消防员不断通过电台呼叫:“快供水!”原来,由于墙式消火栓压力不足,导致最前线的消防员无法进入充斥高温浓烟的着火房间内部,而另一路移动供水线路因楼层过高,还没完成铺设。
浓烟不断向外翻涌,千钧一发之际,费海龙带领刚执行完疏散任务的3名消防员火速狂奔,支援正在铺设移动供水线路的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一众人仅用时2分钟就成功将水带铺设至11楼。二话没说,费海龙又拿起水枪冲上12楼,向最前线消防员奔去……
队友的信任是最好的肯定
不历经磨练,又怎能成就一名出色的消防员?14年里,费海龙参加灭火救援战斗近3000次,营救和疏散遇险群众300多人,参加世博会、进博会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务40余次。
“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就是火场。”费海龙说,“火场如战场,除了要练就一身本领外,还要克服心中的恐惧,一个已经没有火的战场是让新人最快适应环境的好地方。”
有一次,两名消防员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灭火救援行动。“这是不大不小的一场火,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并没有让他们进火灾厂房,而是在灭火后再让他们进去的。”费海龙回忆,虽然里边已经没有火,但依旧滚滚浓烟。
费海龙走在最前面,后面的人扶住前一人的肩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厂房里摸索前进。“手千万不要脱离前面的肩膀,别走丢了!”在行动前,费海龙还叮嘱着两名消防员,可进去后没多久,最后的那名消防员却不见了。结果原路返回寻找时,费海龙发现他正一动不动地蹲在地上。
原来,在行进过程中,由于头顶上的障碍物搁到了头盔,让他的手脱离了前一名消防员的肩膀。“那你为什么不继续前行来找我们?”“因为您在带训时说过,万一出现这种情况,要待在原地不能乱走,因为我相信你会来找我的。”
“我听了后很感动,他对我是多么信任啊!”费海龙说。
作者:赵立荣
编辑:邢千里
责任编辑:王柏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