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俯瞰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废弃的粮仓经过改造重回公众视野,释放出1.3万平方米室内面积用作展厅,成为申城又一处大型艺术展览场所。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上海有着丰富的工业建筑遗产资源。每一座建筑在设计之初都承载着特定的功能,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不少建筑原本的功用逐渐被改变或迭代。对于这些有历史、有故事的工业遗存,上海采取了“重新激活”的保护方式——在保留建筑基本外貌和结构的同时,赋予它新的功能和价值。一批极富特色的城市工业遗产转型案例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延续和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成就了沪上一个个休闲新空间。
▲宝山中成智谷园区内保留了长长的铁路轨道和高大宽敞的援外物资集散仓库,结合园区特点创作的雕塑还原了当年援外物资起运时的场景,为留存历史文脉遗迹进行了有益探索。
废弃的发电厂旧址、体量巨大的油罐、高耸入云的筒仓……这些老厂房、老仓库尚未到达建筑寿命的终点,却已提前完成历史使命,尚且“年富力强”的庞然大物该向何处去?是就地爆破拆除化为一堆齑粉,还是重新定位设计,焕发新的活力?
▲1933老场坊是由昔日远东最大宰牲场改建而成的创艺中心,如今已成为上海热门文化休闲地标。
对于这些曾经承载了特定历史重任的工业建筑,上海采取的保护方式是:重新激活,保留躯壳,赋予它新的价值。不少历史建筑在整体修旧如旧复原的同时,通过内部空间结构的局部改造更新、完善功能,完成蜕变,重获新生:外貌依旧是原先工业建筑的模样,内部却可以变身为创意空间、文化场馆、亲子活动园区、城市商业配套,成就了沪上一个个休闲新空间。
▲1933老场坊是由昔日远东最大宰牲场改建而成的创艺中心,如今已成为上海热门文化休闲地标。
若论及沪上工业建筑之转型,许多人会想起“1933老场坊”。它的前身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宰牲场”,后改作制药厂直到2002年停产,2005年被定为保护建筑之后华丽转身,成为创意园区。时至今日,其内外结构依旧保留最初作为宰牲场时的设计,牛道、挡口修旧如旧,顶层空间则被辟为玻璃舞台,时常会举行小型演出。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内部空间,几乎不做任何改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筒仓的原本风貌,转型成为以艺术展览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位于杨浦大桥畔的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1991年开始建造,1995年完工并投产使用。8万吨筒仓所带来的是粮食存储方式的革命性改变,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仅仅使用了22年,这一体量巨大的建筑就因城市转型,告别了原有的功能。好在,经过设计师的重新规划,这一空间如今以城市展览承载地的新面貌重回公众视野。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内部空间,几乎不做任何改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筒仓的原本风貌,转型成为以艺术展览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与筒仓相类似,位于龙华滨江的原龙华机场油罐也经历了转型改造,五个油罐有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油罐艺术中心,人工智能大会、“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互动艺术展等一系列活动,让昔日油罐以一种独特的形态与城市生活发生关联。
▲由龙华机场航空储油罐改建而成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保留了整体外观结构,其独特的空间造型可用于多重形式的艺术作品展示。
长阳创谷前身为日商建于1920年的东华纱厂,后为中国纺织机械厂,它更是跨前一步,在作为创意园区引入企业的基础上,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沪上科创新亮点。
▲长阳创谷前身为日商建于1920年的东华纱厂,后为中国纺织机械厂,如今被更新改造为创业创意园区,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
前身为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在转变建筑功用方面找准定位,转型为上海首个以体育文化为主的产业园,成为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场所……
▲“三邻桥”特色体育文化园完整保留了其前身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的工业遗迹,同时赋予旧建筑新的生命,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新街区。
城市文脉的守护者们不仅看到了工业遗产修缮和保护的重要性,更在延续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基础上,拓展了它们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展望将来,城市能级提升将带领更多工业建筑走出迭代转型的新路。
▲“三邻桥”特色体育文化园完整保留了其前身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的工业遗迹,同时赋予旧建筑新的生命,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新街区。
▲版面刊登于文汇报2019年10月8日第4版“镜头纪实”。
作者:叶辰亮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刘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