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年,大英帝国正处于鼎盛期,7月15日这天,脑子里装着全世界的维多利亚女王邀请了一位客人来到她的宫殿。这是一位30多岁的男士,高个儿,略驼,近视,带着一种不设防的单纯气质。当天的日记里,女王写道:“李尔来教我绘画课,他在我面前画草图,无论是风景画,还是水彩,都教得非常好……”7月17日,女王又写道:“李尔又给我上了一节课,他称赞我画的第二幅画……”这位让女王变女生的人物,就是当时著名的插画师爱德华·李尔。李尔“童言无忌”,对女王也不例外。一次女王向他展示宫里的宝贝,李尔很震惊,大声问道:“我说,你从哪里弄来的这些好东西?”
这个故事来自于爱丁堡大学博士、资深撰稿人崔莹所著《英国插画书拾珍》。看着这段文字,再看看李尔的照片,不禁感到他那一脸大胡子和“地中海”额头也有了一些呆萌。
《英国插画书拾珍》
崔 莹著
三联书店出版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高光时刻,“米字旗”插遍全世界——北美作林场,澳洲当羊圈,印度种香料,南非送黄金,就像一场漫长而盛大的烟花晚会,直到一战戛然而止。今天,烟花的碎片散落在各地博物馆、纪念碑和艺术作品中,但最直观的记忆还是那些珍贵的照片,还有数量众多的插画——对,英国的插画可不只是“小人书”,它受众广泛,题材丰富,除了文学外,还包括时政、社会、生活、旅行等,读者大部分是成年人。19世纪后半叶以来,英国插画业空前发展,书籍报刊层出不穷,记录着万千世象,今天读来仍活灵活现。这本《英国插画书拾珍》就精选了22本插画书,让我们窥视到维多利亚时代人的精神和现实世界之一角。
▲《英国的草、莎草和蕨类植物》中的插图
航海大发现以来,英国人逐渐培养起对大自然的热爱,户外探险、钓鱼打猎等都是时髦的爱好。书中介绍的《英国的草、莎草和蕨类植物》,就是这样一本“森系”读物。近百幅植物画栩栩如生,通过精细的平版印刷术印在白卡纸上,立体感和质感非常强,连叶脉和茸毛都清晰可见,如同夹在书页中的一张张标本。
▲《英国的草、莎草和蕨类植物》中的插图
那时的插画师描绘植物都采用纪实风格,常常占满一整页,哪怕一根狗尾巴草也表现得如贵族肖像般庄严,是对自然之美的礼赞,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除了出版图书,还可以印成装饰画,让家里增添自然的气息。17世纪以来,帝国殖民事业“蒸蒸日上”,表现异域物种的题材尤受欢迎。比如乔治四世就收藏了很多描绘中东、北美植物的水彩画;18世纪一本叫《奇趣的芳草》的书描绘了很多来自“新世界”的药用植物;库克船长探索太平洋时,带着艺术家一路探险一路画。
▲《英国的草、莎草和蕨类植物》中的插图
同理,如果你的花园育有几株异域植物,装饰一些印度或东南亚元素,其格调立马上升好几个level,代表你有国际化视野,渊博学识,甚至有着惊险离奇的海外殖民经历也未可知,身上的光环无疑能增加一层。客厅书房摆几本旅行画册也具有同样效果,书中美妙的风光插图和翔实的地理知识,让人大开眼界,可作绝佳谈资。
至今,英国人还是喜欢房前屋后各有一块绿地,哪怕只是巴掌大,堪称他们最后的倔强。
▲《英国的草、莎草和蕨类植物》中的插图
另外,对于维多利亚人来说,行走坐卧忌讳散漫,有身份的人站起来都是笔挺的,“葛优瘫”要不得。插画中所有男士都戴着帽子,这相当于公鸡的鸡冠,凤凰的尾巴,戴上合适的帽子,男人才能出门面对世界。帽子也有几种,首先得有一顶常见的圆筒大礼帽,贵的要花上普通工人两三个月的薪水,但是为了威仪毕露,这笔钱值得花。随和些的是圆顶礼帽,跟头部比较贴合,而且显得亲切闲适。鸭舌帽最初是一种运动型着装,戴上它会显得有活力,跟今天的白领穿耐克是一个意思。
▲《伦道夫·凯迪克的图画书》(1900年出版)
对女孩的着装要求就多了,简单说来周身轮廓要塑造得像一只蜜蜂:上身紧绷,腰部纤细,臀部以下陡然夸张,膨大的裙摆像波浪般荡开。无论哪一阶层,紧身胸衣是必备的,哪怕是监狱里的女囚。它用棉板、鲸鱼骨之类做成,长长的系绳可以拉紧、固定,像裹一只粽子。如此庞大的行头让女人的出行相当有“仪式感”,当然也成为一些漫画家善意的玩笑对象。比如青年男女接吻,男人怎么也够不着女孩;在公车上女士一坐下,裙摆就把旁边的男人撞出窗外等等。
▲《伦道夫·凯迪克的图画书》(1900年出版)
那么,作为一位维多利亚人,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自信。19世纪的欧洲占据着当时人类发展的巅峰,而英国又是当仁不让的峰顶。所以书中这些嘲讽、劝告、垂怜、搞笑、诗意,都是生气勃勃的,透着一股坦荡。虽然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仍能感受到那些面孔的精气神。
作者:陈卫卫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