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著名中西医眼科专家唐由之的行医生涯中,毛泽东是一位最特殊的病人。当年不是党员的唐由之,曾因毛泽东的病情分析而列席政治局扩大会议;他曾见证了毛泽东泪洒书房的细节;曾在毛泽东面前因为恪守职责而“抗旨”。唐由之为毛泽东的左眼施行4分钟的白内障手术,用了240多天的时间做准备,而与毛泽东相约一年后为他施行右眼手术却因故未能兑现,成为唐由之此生最大的遗憾。
不久前,唐由之及其夫人陆丽珠在北京万寿路寓所接受了笔者的专访,让笔者分享了一代医师为共和国主席主刀手术的传奇经历。
歪歪斜斜的四行题诗
1975年初,周恩来经慎重对比和咨询后,最终批准以中西医结合的白内障针拨术来治疗困扰毛泽东多年的白内障。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中央正式决定:由唐由之主刀为毛泽东做白内障手术。
1975年7月13日开始,唐由之带着医疗小组对即将接受眼科手术的毛泽东开展了为期10天的术前准备。此时,医疗小组把中南海毛泽东的一间书房腾出来辟为临时手术室。唐由之亲自从苏州和上海订制的全套手术器械、医疗设备,已经在这间临时手术室安置妥当。万事俱备,只等毛泽东的“一声号令”了。可毛泽东虽然每天都接受唐由之的术前准备———冲洗泪囊,每三天一次结膜囊培养、滴眼药水等,但丝毫没有要做手术的表示。
一晃到了7月23日,这是10天术前准备的最后一天。整个白天,医疗小组全体人员严阵以待,却没有接到任何指令。将近晚上10时,屋里还是静静的,不知是谁在提议:“唐大夫,主席跟你比较熟,要不你进去问问主席吧。”“对,对。”大家不约而同地附和起来。
唐由之平静了一下心情,站起身来, 轻轻走进毛泽东的房间。
这时,没有昼夜作息规律的毛泽东侧卧在床上,人却醒着。听见唐由之走近的脚步声, 他侧过头来。唐由之开门见山地问:“主席,今天是术前准备的第10天了,您看,做不做眼睛的手术啊?”
毛泽东反问了他一句:“你都准备好了?”当得知唐由之准备好了,毛泽东又问了一句:“没有问题?”唐由之说:“有,昨天我给您冲洗泪道的时候,您头在沙发上动了一下,我知道有一些疼,因为麻醉没有弄好。”毛泽东爽朗地哈哈一笑,一挥手说:“做!”
这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巨手,在那个时刻的动作是那么坚定,也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给唐由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回忆起来仍恍若昨日。
时钟已过22点,唐由之和张玉凤共同搀扶着毛泽东从卧室向临时手术室走去。接到通知赶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在窗外看着这一切。
毛泽东走到半路时问唐由之:“音乐准备好了吗?”唐由之回答:“哎呀!这个我没有想到。”毛泽东随即叫张玉凤去拿岳飞的《满江红》的弹词。毛泽东平时最喜欢岳飞的这首作品,它语调激昂,充满了爱国英雄的悲壮情怀和大丈夫视死如归的气概。
音乐声在手术室回荡着,唐由之一边手术一边对毛泽东说:“我给您用点生理盐水,可能盐水流到嘴里,有一点咸的,都是消过毒的,没有问题。”毛泽东这时很配合,一声不吭也不动。
其实这时,唐由之不仅球后麻醉已做完,而且已经拿起手术刀,开始做左眼手术了。很快,手术按预想的那样顺利完成! 唐由之将纱布放在毛泽东的眼睛上,说:“主席,手术已经好了。”毛泽东有些意外:“已经好了?我还当没有开始做呢。”
手术顺利完成后,唐由之看见周恩来、邓小平都在等候,就前去向他们汇报。周恩来说:“我都已经看见了,你不要汇报了,我看你很沉着,挺好。”周恩来接着问道:“今天晚上谁值班?”唐由之说:“我值班。”周恩来说:“很好,你睡在哪里?”答:“我睡在门口走廊, 有个长沙发。”周恩来叮咛说:“那好,要注意防止感染和出血。”
那天晚上,唐由之就睡在毛泽东的外间走廊。毛泽东睡了一小觉就醒了,唐由之随即进去。毛泽东问:“谁来了?”张玉凤说是唐大夫,毛泽东吟诗相迎:“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
这是鲁迅悼念杨杏佛的诗,由于毛泽东的口音很重,唐由之没有听懂。于是,毛泽东叫张玉凤拿笔和纸来。毛泽东双眼隔着厚厚的纱布,摸索着,用铅笔在白纸上写开了。如同他以往的习惯,每个字都写得很大,但是,这次“盲写”的每个字都没有按行“排队”,而是斜向一方,没写几个字,就得换一张纸。一会儿工夫,就默写完了这首诗。
毛泽东用铅笔把诗默写在纸上后,对唐由之说:“这首诗是当年鲁迅悼念杨杏佛写的。里面有你‘由之’的名字呢。”唐由之十分激动,说“主席,请您送给我吧!”毛泽东说:“好,我给你签个字。”他欣然签下自己的名字后,把这首诗送给了唐由之。
这几页纸的原件后来被军事博物馆征集去,唐由之保存了复制件。
倔强的患者和执拗的医生
手术后第二天,即7月25日凌晨,唐由之要给毛泽东换药。
通过这一段时间对毛泽东生活和工作习惯的观察和了解,唐由之知道,毛泽东一旦发现自己能看清东西了, 肯定不会再让包上纱布。他回忆说:“我当时跟主席说要3天后才能拿掉纱布, 结果他是这样算的———头天晚上11时做的手术,过了12时就是第二天了,再过一天就可以拆掉了。实际上只是过了不到两天,给他换药,他发现左眼能看东西了, 就再也不肯包上了,这样很容易引起感染。”于是,他事先叮嘱其他医护人员,千万不要给毛泽东拿+11度的镜片试看。
尽管事先有所准备,但还是没预料到毛泽东的反应是那样激烈。唐由之回忆说:“我给他打开纱布换药,点好药后,问他,‘主席您看见了吗?’大概是隔1米左右,我伸出手指试着让他看并问是几个,他说都看见了。我转过身拿纱布,这时有人还是拿出+11度的镜片给他试看了,毛泽东看得太清楚了,因此当我准备给他把眼睛再包起来时, 他不同意了, 说:‘我已经好了。’我说:‘没有好,主席,你的切口还没有长好呢,还要包起来。’他说:‘我都好了,看得清清楚楚,眼睛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我接着又说‘不行啊,等切口愈合后才可以和外界的空气接触,否则眼睛容易感染啊。’主席仍不同意包,我一定要包,最后主席做了一个他特有的动作,把两手放在胸前打圈,然后向外一甩。这个主席特有的习惯动作,意思是请你们走开。”
看见毛泽东抬起手向外一挥这一动作,大家都愣住了,面面相觑,不敢出声。停顿了数秒钟后,他们一个跟着一个静悄悄地退出。可是,唐由之却站在原地没动。张玉凤看到毛泽东的神情,知道此时他已经不太耐烦,也不愿再听任何人的劝说了, 就急切地望着唐由之,用眼神示意:你还是暂时按照主席的意思行事,赶快离开吧! 唐由之领会了张玉凤的眼神,可是却没有接受她善意的提示。见“不知趣”的唐由之还直立原地一动也不动,张玉凤为他捏一把汗。
毛泽东抬起头,用轻微充血的眼睛看着眼前执拗的唐由之,大为不解:“你怎么还不走?”唐由之如实说道:“主席,我不能走,您的眼睛还没包上。”听到这位倔强的医生这么说,毛泽东更不耐烦。刚才打开纱布后,多年失明带来的困苦瞬间消失,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肯马上让纱布把光明遮住?“你非要包上我的眼睛才走(不可)吗?”毛泽东说话的语气已经近乎质问了。
唐由之直言不讳:“主席,平时您是领袖,我们都应该听您的。可是,今天我是医生,您是病人,您得听我的。”
两人争执了好长时间,最后采取折中的办法,唐由之让毛泽东戴上了一副特制的眼镜。这是唐由之请人用塑料做的一个周边有网眼状小孔的眼镜,而且能扣在眼周边脸上,“中间有一块+11度的镜片,罩在他的左眼上,这样左眼既能看得见,手又碰不着,东西还不会掉进去”。
可是,毛泽东的眼睛一能看见东西,他就马上投入工作。唐由之担心出现意外,坐在房门口足足等了4个多小时。不一会儿,“张玉凤出来了, 说主席的左眼很不舒服。我跑进去一检查, 幸好塑料眼罩还在,没那么快感染。我用眼药水给冲洗了一下以后, 赶紧再用消毒纱布给他包上。主席沉默了很久后,说:‘你胜利了!’我说:‘主席您也胜利了!’主席说:‘我怎么胜利了?’我说:‘因为我这个手术是按照您提出的中西医结合方针才研究出来的呀!’‘哦!’他很高兴,这回他老人家老实了,听我的话愿意包足3天。”说到这里,唐由之眼前似乎又出现了那位最不听话的病人。
白内障术后不久,毛泽东就能够自己看文件看书了。有一天,唐由之在毛泽东的书房里陪他看书,忽然听到他大哭起来。唐由之回头一看,只见毛泽东捧着书已是泣不成声。唐由之赶紧上前劝止:“主席,你不能哭,千万不能哭。手术眼睛要哭坏的!”
毛泽东哭了一会儿才稍趋平静。唐由之发现毛泽东阅读的是一首《念奴娇·登多景楼》。这是南宋词人陈亮悲叹南北分离不能统一的词作,借六朝历史的惨痛教训,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本原因只在于统治者“只成门户私计”!“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这最后一句,无疑牵出了暮年毛泽东的无限感慨。
毛泽东阅读宋词失声痛哭的凄凉一幕给唐由之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人家说主席哭过3次,我觉得至少是4次。我陪在他身边的日子里,一直看到他很平和的, 连脾气都没怎么发过,当时他大哭把我吓坏了。”唐由之回忆,这一次毛泽东哭得非常凄凉,自己在一旁手足无措,因为他知道毛泽东刚动完手术,哭对他眼睛不好。“主席哭了大约四五分钟,稍微平静下来”。第二天,毛泽东把这首诗的复印件送给了唐由之,被唐由之保存至今。
▲1975年11月,毛泽东与医疗小组合影(左三为唐由之)
毛泽东手术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唐由之接到中央办公厅转给自己的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的请柬, 请柬的编号是0001号———这张特别的请柬,主人是毛泽东。
唐由之十分珍惜这次邀请。他准时来到体育馆,看到主席台前排就坐着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于是没有按号入座前排正中位置, 而是安静地走到最后一排坐下。后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核实了他的入场券确实是毛泽东所赠与时,客气地请他往前坐,他就向前移动了二排,在第四排捡了个位置坐下了。
1975年11月初,毛泽东眼科医疗小组顺利完成特殊使命,离开中南海。临行前,唐由之代医疗小组提出与毛泽东合影留念的请求。张玉凤向毛泽东请示后高兴地告诉唐由之现在就到主席的书房合影。
不一会儿,穿青灰色中山装的毛泽东在唐由之和张玉凤搀扶下走了过来,他那消瘦的脸庞露出慈祥的微笑,医疗组的人员很快都围在主席周围,唐由之赶紧搬来椅子放在中间,并请毛泽东坐下。毛泽东笑了:“哈哈,我现在成老太爷了!”边说边坐下。这时,大家簇拥着过来,一个挨一个地围在毛泽东身旁,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甜美的微笑。唐由之悄然站在了后排。摄影师站在前面调焦距、对光圈,站在一旁的张玉凤此时径直向唐由之走过去,二话不说,拉着唐由之站在毛泽东身边的位置。在张玉凤看来,最有资格站在主席身旁的当然是唐由之。“咔嚓”声中,成就了永恒的珍贵瞬间。
合影后,毛泽东高兴地对唐由之说:“明年,再请你来给我做另一只眼的手术。”唐由之激动地频频点头称好。
随后,唐由之被派往朝鲜为金日成主席治疗眼睛。这期间,左眼刚刚恢复视力的毛泽东开始连续接见外宾。
之后,唐由之曾经回到中南海为毛泽东检查眼睛,毛泽东再次跟唐由之相约在合适的时候让唐由之再来给自己做右眼手术。令唐由之遗憾的是,他没有机会使毛泽东双眼都重见光明了———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摘选自《世纪情缘》2013年11期
作者:余玮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徐坚忠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