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木偶剧团联合打造的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不断突破技术极限,图为剧照。(上海木偶剧团供图)
《最后一头战象》在艺术打磨和技术升级上始终步履不停,在实现了象偶的技术突破后,主创团队把更多的着眼点放在了情感的表达上。正如他们所理解的那样,技术的提升永远是为情感的表达服务的。今年春天《最后一头战象》经过剧本全新修改,将在此次中国艺术节上展现人与象之间更为亲密的互动,更好地谱写舞台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创新篇章
从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中走出的“明星”——本土原创领域诞生的第一批大型木偶,战象“嘎羧”和它的同伴,近日又迎来了新成员的加入。“5.0版本的象偶诞生了!”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激动地向记者介绍,这头象王身高将近四米,不仅会眨眼睛、卷鼻子、动耳朵,再添一项新技能“喷水”,仿真水平又提高了一步。
有了身形巨大威武庄严象王的加入,“战象天团”终于组成了一个涵盖幼、中、老各个年龄段的完整大家族。这七头“大象”每一只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最震撼的一场戏,舞台上将站满其中五头,如此大场面的人偶同台,在国内舞台创下新的纪录。这份精益求精打磨的背后,是这部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木偶剧团联合打造的舞台剧,将于本月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自创排之初,《最后一头战象》就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视为中国传统木偶表演结合现代舞台的一次大胆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上海木偶剧团作为创作方之一,首先要攻克的就是从小型木偶(杖头木偶、提线木偶等)的表演传统向大型木偶表演转型。这意味着,需要驾驭的舞台体量与过去相比扩大了十几倍。不仅在象偶的制造上需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更大的难关在于与之相适应的操作技术和表演模式的形成、养成。
“近两年的创作真的是充满了泪水和汗水,但正是这样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我们的院团得到了技能和精神上的双重磨砺,让团队得到了飞速成长。”何筱琼把《最后一头战象》视为院团挑战大型木偶制作表演的创新之作,更看作院团真正走向当代剧场大舞台的转型之作。
由“85后”制偶师冯呈祥主导的象偶研发,在一遍遍磨合探索中,实现了大型木偶的一次次脱胎换骨,从最初的“1.0版本”到今天站上舞台的“5.0版本”,象偶的表演功能更多了,象偶师操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展现人和象之间的情感,也更加细腻传神了。
面对国内舞台上从未出现过的巨型木偶,操纵师们也克服了自身体能的局限,慢慢地找到了表演的窍门。最初,这些钻进木偶身体里的演员连一分钟都坚持不了,“象偶很重,对演员的体能消耗极大”,何筱琼尤其记得其中两名饰演小象的女演员,需要在舞台上弯着90度的腰,双手双脚在地上爬行。一幕戏下来,工作人员上前协助取下她们身上的象偶,女演员的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爬满了脸庞。
在《最后一头战象》的剧情中,有一只象偶从上场到下场在台上的时间将近20分钟,经过科学化的动作调整和体能训练,今天,演员已经能够完全适应表演的强度。为了保持体能,他们和戏曲武生、杂技演员一样,每天坚持高强度身体训练。不过,体能之外,更重要的突破在于人与偶的高难度磨合。操纵找到了窍门,也就能更好地驾驭象偶的肢体动作,甚至表情细节,传递出更丰富的情感。
去年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首演亮相之后,《最后一头战象》在艺术打磨和技术升级上始终步履不停。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舞台剧,讲述的是一个人与自然相处的故事,在实现了象偶的技术突破后,主创团队把更多的着眼点放在了情感的表达上。正如他们所理解的那样,技术的提升永远是为情感的表达服务的。今年春天《最后一头战象》经过剧本全新修改,将在此次中国艺术节上展现人与象之间更为亲密的互动,更好地谱写舞台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创新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童薇菁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