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规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展会,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今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本届工博会以“碳循新工业 数聚新经济”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预计将发布近千项新产品、新技术。
工博会向来是观察国内外工业经济趋势的窗口。当前,制造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舞台,其发展状况备受关注。记者透过会前的采访发现,今年,相关参展企业对工博会投入了极高的期待和重视,本届展会势必在工业转型发展的历程上留下重要印记。
展商期待凸显工业界信心
中国经济正不断释放回暖信号,而工博会也在传递企业对前途的信心与看法。暌违3年,工博会再度回到上海、回到“四叶草”展馆,制造业领域许多新老朋友早就摩拳擦掌,希望借助这个国家级平台一展身手。
全球领先的电源管理、散热解决方案和自动化厂商台达,自2010年开启自主品牌时代以来,就从未缺席任何一届工博会。今年,等待了3届的台达,继续精心策展。公司工博会项目负责人华晔透露,他们非常感谢工博会,因为这个平台能向全国乃至全球客户展现台达的创新。
知名的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黑湖科技也是工博会的老朋友。虽然这是一家2016年才成立的公司,但自2018年来,黑湖科技就连续参加工博会。企业品牌总监刘依依说,一开始他们只是想通过工博会打品牌、拓市场,如今随着公司的成长,他们更看重工博会集聚的海量行业资源,希望由此构建起一个跨行业的生态体系,而这正是企业在跨越式发展中更渴望的发展要素。
当然,今年的工博会上也有“新人”报到。专注于高性能耐热材料——硅碳烷的研发和制造的库贝化学今年首次参展,对工博会期待满满。作为初创企业,库贝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已跻身全球硅碳烷重要供应商之列。公司首席营销官宋真健说,他们研发的材料主要面向小众、极端的工业场景,平日里要找客户如同大海捞针,而这次,他们希望通过工博会,与工业领域的更多潜在客户深度交流,一起为新材料碰撞出更多新应用场景,从而彻底释放硅碳烷的价值和能量。
不管是“故交”还是“新朋”,可以说,今年的工博会还未开幕,就已经充分展现了我国制造业所蕴藏的活力。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在评价本届工博会意义时表示,这将是一届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展会,对于提振全球工业经济信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碳”联动直击转型风潮
工博会一直是工业发展的风向标。本届工博会沿袭了这一传统,透过大会主题——“碳循新工业 数聚新经济”就可以看出,今年的工博会牢牢抓住了制造业低碳化、数字化的趋势。不仅如此,正如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的分析,随着当前数字化和低碳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数字化、低碳化正呈现出“双化叠加、双向联动”的特点。从这个意义出发,本届工博会有望开启一个新制造时代。
今年的工博会,将迎来一位首次亮相的“老兵”——联想集团。这家老牌PC厂商虽然此前似乎与工业交集不多,但目前正凭借“3S战略”,也就是布局智能物联网设备、智能基础架构、行业智能三大业务板块,将整个集团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向制造业、农业等领域输出。
本届工博会上,联想重点呈现的就是数字化与低碳化的融合场景。比如,他们研发的边缘计算“盒子”,已部署在数百家肯德基门店,可实时监控、分析耗电和订单数据,进而帮助肯德基提升能源效率。如果说这是数字化对低碳的贡献,那么反过来,低碳化也在为数字化发展赋能——联想为高性能计算中心研发的能量回收系统,可以把超级计算机芯片产生的绝大部分余热、废热回收,循环利用,从而将整个计算基础设施的无谓能耗降低50%以上。
台达在本届工博会上展现的“零碳工厂”方案,也聚焦数字化和低碳的协同。在他们展台上展示的,就是刚获评中国节能协会“五星级零碳工厂”称号的台达吴江五厂的真实场景。依靠“零碳管理系统平台”,工厂内的自动化产线、机器人、屋顶光伏板等,被智能化管理、调控;通过部署多种联动照明、制冷等系统的传感器,办公室也变得智慧而且绿色。华晔说,台达过去参加工博会一直围绕自动化、数字化做文章,今年首次聚焦低碳,就一下子提出“零碳”目标。实际上,这并不算超前,而是展现了制造业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巨大决心。
透过“之最”听到合作的旋律
今年的工博会,在许多方面创下了新纪录:比如,其总展览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2800家,现场发布新品可达1000个以上。总体上,无论是展会规模、能级,还是新品数量,本届工博会都可能创出历史新高。但在此之外,还有一个“之最”,非常耐人寻味。据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总裁毕培文透露,参与本届工博会的国际品牌,占比达30%,甚至超过了2019年的高峰。可以说,作为链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平台,工博会仍然高唱着国际产业合作的主旋律。
据了解,本届工博会的海外参展商,既包括了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传统制造业强国,也有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古巴等首次参展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其中,德国在工博会上首次设立了德国馆,组建了德国展团,不仅将联合德国国内各行业的高精尖企业和隐形冠军,带来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还有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等一批官方机构,将在沪发布投资和市场合作的信息。值得留意的是,由于在上届工博会,意大利国家馆的参展效果获得一致好评,因此虽然时隔3年,但本届工博会的意大利展团规模进一步扩大,参展面积达1300平方米,展商达到65家,较上届增长30%。
昨天,记者提前深入到工博会会场,在洋溢着忙碌与活力的布展气氛中,感受到了制造业全球合作的温度。特别是在机器人展区,这里依然是世界上参展企业最多、面积最大的机器人全产业链平台,既有大量本土企业凭借差异化优势精耕细分市场的努力和用心,同时,几乎悉数到场的全球机器人巨头也用新技术、新应用贡献精彩和大气,这种和而不同、各自精彩的气氛,让人回味无穷。
无论如何,启航于1999年的工博会,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开端。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共享繁荣、共创未来依然是制造业和产业领域的共同期待。
作者:张懿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