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花开海上”生态园内,红色虞美人勾勒出美丽的巨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国农民丰收节将至,广袤的乡间田野,由此热度攀升。
超大城市上海,如果仅看数字,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足1%,却是支撑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基础。产业体量小、资源约束紧,上海要闯出一条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以科技创新提升亩产“含金量”;以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来拓展价值链;以推动城乡融合新业态,嵌入新生活场景、消费模式来发掘新增长点和动力源……每一环都需颇费思量、努力挖潜。
以“紧抓大都市背景下农业领域新风口”为题,今年以来,市政府参事室会同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市农委、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走田地、察村头、进企业、访院校,深入一线进行田野调查,调研本市郊区10余个镇近20个村、30余家企业和机构,捕捉到包含种源农业、低碳农业、全链农业、营地经济等在内的诸多发展新风口,并于近期结题形成报告,以期推动上海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
记者日前采访课题组领衔人、市政府参事赵卫星,探究这些新亮点、新风口如何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助力城市现代化,成为上海持续强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机遇和承载。
如何抓牢“种子芯片”
记者:种源居于农业生产链条源头,上海怎样抓住农业的关键“芯”片,从源头上保障种子安全?
赵卫星:种源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要求高、全生命周期长、带动性强、附加值高,是体现一个地方农业科技水平的试金石。当下,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种源农业是主攻方向之一。从实践看,上海拥有不少优势。一方面,大院大所集聚,不仅建有国家特色种质资源中期库和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也拥有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种业科研机构。另一方面,持证种业企业数量可观,已达158家,其中不乏特色种源创新企业,利于形成从育种到制种的全生命周期种源行业。
经过多年探索,“上海种子”撒向全国各地,也频频出海。比如,上海香菇种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约30%;上海节水抗旱稻系列产品已种在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上海绒螯蟹“江海21号”顺利推广至全国16个省份。
虽然硕果累累,但对标建设“种源农业新高地”这一目标,上海在种源农业产业化、市场化运用和先进性、示范性引领等方面仍有差距。为此,参事们建议下一步要加快搭建种业创新发展平台,攻克“种子芯片”,加速打造种源成果策源地和试验场。以市农业农村委和浦东新区联合打造的“张江种谷”为例,要以水稻、菌菇等优势品种为引领,加快产业化应用步伐,从而实现“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怎样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记者:数字技术是农业领域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如何借由“点数成金”让传统农业脱胎换骨?
赵卫星:发力点在于扩大数字化转型场景,打造智联农业。目前情况看,农业领域的数字化建设正突飞猛进。比如无人化农场,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可实现农场“无人作业”的生产模式。对标全球业内领先水平,沪上也不乏类似探索,比如有公司眼下正积极推动温室环控的精准无人化运营并实现高产量、高营养、高品质的蔬菜供给。
在此过程中,应用场景和实践平台不可或缺。譬如某智慧农场研发有多款AI智能农业机器人,覆盖从播种到收割各个环节,并借助北斗导航系统、5G信号等技术,把产品做得越来越轻巧灵动,助力销售。
上海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有更高的起点和更宽的视野,熨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智联农业是一个新领域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要把推动智联农业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体现数字化、体系化的理念;研发轻简化、无人的装备;构建精准化、标准化的技术;实现流程化、智能化的管理。特别要关注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人工智能模型及算法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高端智联装备的研发,为农业农村带来更多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带动更多新农人返乡创业。
“接二连三”基础上如何实现“倍增”?
记者:上海拥有消费市场、科教资源、产业体系、社会资本等多重优势,农业如何在“接二连三”的基础上实现多环节增值,挖掘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
赵卫星:要推动农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关键在于“接二连三”,打破原有一、二、三产业间的分工界线,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通过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分工链条和业态。比如,现代农业服务业就对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上海,部分企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销售农产等,实现多环节增值。沪上不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主动求变,从全产业链出发重构经营模式。比如,清美公司集源头研发、现代农业、产品加工等于一体,为长三角2000多万人提供鲜食消费,并带动5000多个农民实现就业。
全面提升农业的价值链和综合效益,上海还需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拓展力强、综合实力强、带动作用强的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乡村运营,盘活闲置资源,构筑起产业布局科学、业态丰富多样、产业关联紧密、集聚效应明显、带动特征显著的农业全产业链。
乡村何以成消费投资新热土
记者: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大背景下,乡村如何发力打造新的消费、生活场景,从而拉动投资、吸附新产业?
赵卫星:城市需要有机更新,乡村同样也需要有机更新。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下,“乡村里的都市”和“都市里的乡村”正互相映照。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在基础设施与风貌提升改善后,乡村将会摆脱单一的农业收入,最大化兑现生态资源、基础设施投资的价值。这是城市化和工业化有效反哺农村的有效路径。
从过往实践看,上海形成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总结,比如以特色小镇建设为牵引吸引社会资本;以古镇更新为题材持续丰富内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示范样板等等。建议上海充分发挥优势,早作谋划,在充分尊重保留乡村的生态特征、自然风貌、人文底蕴基础上,加强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加大资源盘活力度,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发展以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亲子研学等为主要内容的乡居模式,让更多都市人得以亲近乡村、记住乡愁。
大IP如何化作大流量
记者:营地经济近来火热,也为背靠都市客流的乡村带来新启迪。作为“城市后花园”的乡村,在营造IP发掘旅游经济增量方面,有何作为?
赵卫星: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现三个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也是提升城市功能和乡村价值的有力抓手。当前,营地经济尚处于增量阶段。以露营、房车等为特征的营地经济在供需两端增长强劲。
营地经济火热,倒逼着乡村重新梳理盘整自身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核。用新市场带动新消费,通过新业态打造新场景。放眼全球,有不少“他山之石”可借鉴。比如被誉为“荷兰威尼斯”的羊角村,将锥形屋顶装扮成艺术品,多彩房屋搭配小桥流水,构建起童话般的世界,该村每年吸引国际游客120万人次。
对上海来说,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关键在于实现高端引领,特别是以城市大IP带动乡村小IP。比如,浦东新区的“迪士尼+比斯特+民宿”;金山区的“乐高乐园+枫泾古镇+花开海上生态园”。上述案例都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典型。上海应充分发挥资源、市场、消费、人口等优势,深度挖掘民俗根脉和文化基因,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把好生态变为新经济,把大IP变成大流量,让乡村真正成为“城市后花园”。
作者:王嘉旖 周辰 苏展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