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红、樱草黄、藏蓝……9月17日,西藏日喀则乃钦康桑雪山下,将上演 “雪域·回响”2023喜马拉雅雪域时装大秀。活动旨在通过大秀推广日喀则文化、推动藏地非遗手工艺,帮扶本地妇女再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从固定宽幅24厘米到尺寸随心所欲
氆氇是藏族同胞用羊毛手工编织的毛料,用以缝制藏袍、藏帽、藏靴、床毯等,是西藏高原上最有民族特色的纺织品,相传有2000多年历史。
近年来,产量少、纯手工制作的氆氇陷入发展危机。氆氇原材料主要是羊毛,当地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如果想投放上海市场,势必需要考虑不同地域气候的差异,潮湿环境羊毛容易发生异味、霉变。其次,编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棱织布机,从处理羊毛到织成布匹工序复杂。即使是熟练工一天也只能织出3米长、0.24米宽的氆氇。再次,氆氇以黑白色居多,样式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时尚需求。最后,氆氇技艺后继乏人,亟需活态传承。
如何改善氆氇的耐潮能力、提升产量、丰富样式,培养更多传承人?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主动发力,会同江孜县商务局,积极对接上海沙涓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动江孜氆氇焕发新生。
公司技术总监郭秀玲曾获“上海工匠”称号,对羊毛、羊绒加工技术成竹在胸。她介绍,经过专业检测,藏地羊绒品质细度在14.5微米以下,比世界认可的顶尖标准15微米以下更加细腻。“将采购的藏地羊绒发至上海,经过专业加工染色再发回西藏江孜,运用传统氆氇工艺制作成品,质地更加光滑、更加细腻。”
同时,邀请国际级设计师参与氆氇产品设计,将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衍生出红色、黄色、蓝色等明亮色系。丰富产品样式,除了藏族服饰,开发披肩、围巾、抱枕、靠垫等生活日用品,打响氆氇的知名度。
有了现代技术的加持,新机器不再局限于24厘米宽幅,在不改变传统氆氇织造技术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目标成品随心所欲变换编织尺寸。比如,围巾可以更长,披肩需要更宽,靠垫以方形为主等等。
从动员请“出山”到培训名额秒光
“摸起来又糯又软”“围巾配色好美,也很好搭衣服”……今年5月,“日喀则市及五县‘五五’消费展”上,氆氇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闪亮登场,圈粉无数。
“这是我们来上海学到的新花样!”江孜县片多氆氇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边巴片多,掀起氆氇的一角展示道:“你看!这图案还是双面的呢!”
边巴片多的母亲编织传统氆氇已有44年。此时,这位藏族阿妈坐在“升级”过的氆氇机边,笑得很开心,“这个机子用起来很顺手,不累人。”
为让氆氇技艺有更多的传承人,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积极推动援藏项目“江孜县民族手工业技能培训”落地。
老一辈藏族妇女几乎人人都会的氆氇,居然还要千里迢迢到上海参加培训?刚开始,村民们十分不解。上海援藏干部到村里挨家挨户作动员,请藏族阿妈、阿姐“出山”。
培训班为期一月,主要培训毛毡技艺、氆氇设计、氆氇新设备使用、钩针等,将藏族传统编织技艺和新的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今年5月中旬,江嘎岗卡尔孜手工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人员通过考核后,合作社立即获得500条围巾订单合同,引发当地不小的轰动。大家伙纷纷报名第二批培训,名额秒光。
今年11月,第二批36名培训人员将抵达上海;明年1月,藏族阿妈、阿姐还有望前往法国,参加巴黎时装周宣传推广氆氇……“让氆氇走出西藏,走向世界,真正‘活’起来。援藏干部所作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上海援藏干部、江孜县副县长沈晨卫感慨。
另外,9月16日,江孜县还将举办传统手工艺复兴与国际化路径论坛,邀请上海及全国的行业专家、服装设计师、文创领军人才和当地技术人员、合作社负责人等,围绕藏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定位,沪藏融合助推传统手工艺走向全球等话题,展开对话与交流。
大秀与论坛活动均由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江孜县人民政府主办。
作者:付鑫鑫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