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脚力尚可,拉上三五好友,提前去各处考察养老院,这是不少活力老人的全新社交方式。从环境、价格到同住老人,考察时,老人们恨不得将每个细分项目单独计分。这份慎重,正是基于老人对养老生活的多重期待。
为更好回应社会老人对养老院提前了解的需求,持续打响“政府开放月”品牌,搭建为民服务桥梁,今年8月,上海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以“走进养老机构”为主题的养老机构服务体验活动,让广大市民和社会公众零距离了解本市养老机构提供的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精神慰藉、智慧养老等服务。自8月下旬以来,全市16个区共有149家养老机构开展了开放月体验活动,约有2000余名市民群众通过线上线下的报名方式,参加了体验活动。
养老更有“医”靠
对老人来说,家里的养老床位和养老机构的床位,最大区别在哪里?
机构住养的老年人,往往对医疗服务有着更高的需求,“医”和“养”的有机融合,正是养老体现发展的主要方向。
依托民政部“十四五”首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静安区在全市首创“五床”联动居家和社区整合性照护服务模式。所谓“五床”养老,即把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家庭病床、医疗床位和安宁疗护病床这5张床彻底“打通”,实现相互之间服务转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相互可接续的联动模式。
以试点机构静安区和养老年福利院为例,其康复治疗室内,红外线治疗、平衡功能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等康复项目一应俱全,老人在此进行相关理疗和复健均可刷医保卡,免去前往康复医院折腾的烦恼。
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与普陀区中心医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在医养结合服务方面长期合作。甘泉宏利敬老院将试点“互联网+医院”,实现线上问诊。普陀区万里臻华颐养院则将于今年年底开放护理院,配备B超室、输液室、推拿室等,打造一级社区医院。
认知障碍老人安心入住养老院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障碍老人的增多、家庭照护专业性不足,重重压力之下,养老机构设立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成为“刚需”。各机构结合自身特点,也已探索出个性模式。
在普陀区宏利敬老院,认知障碍老人可参与认知训练小游戏,延缓认知障碍症状发展,全力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专业,充满温馨的照护专区,让认知障碍老人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打破以往“相比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人更适合住在医院”的固有思维。
闵行区鲁坤养老院是认知障碍照护专业养老机构,机构以“家的延伸”为主题,秉承“沉浸式社区互融”的经营理念。邀请来访者参观了院内记忆列车、记忆咖啡馆、艺术角、解忧杂货铺、夜读俱乐部、星乐坊、DIY手工坊、家庭俱乐部、百乐门大世界等9大家庭生活场景。
崇明区大同敬老院特意邀请有多年八段锦教学经验的老师展示八段锦并进行现场教学,对来访者科普八段锦功法能提升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记忆力,并让公众现场体验芳香疗法,让大家了解芳香精油可以改善老人焦虑易怒的情绪。
健康膳食量身定制
老年人胃肠不好,人体基础代谢功能下降,营养的吸收利用率低,且流失较为严重,所以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方面的问题。各个养老机构将“老年人应该怎么吃,吃什么才更有利于吸收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当作一门学问来仔细琢磨。
普陀区康养中心对食材供应商精挑细选,没有冻品和反季节蔬菜,由专业的营养师配餐,还为老人提供水果和下午茶,保证膳食均衡。康养中心还被命名为“2022年度优秀上海市养老服务机构健康食堂”,是普陀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养老机构。
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提供丰富的健康膳食管理,膳食均衡,营养搭配,做到满足不同长者的口味需求。开放月活动中,养老院邀请前来参观体验的市民代表,在老年餐厅里品尝院内日常餐饮美食。
松江区华康养老院用餐区的“四色饭盒”吸引了市民代表的眼球,痛风人员、高血压人员、高血脂人员及正常人员的餐食用不同颜色餐盒区分开来,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针对不同的饮食禁忌,配置相应的膳食。
作者:王嘉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