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硅巷No.1”创新空间,往来参观者对着正中装饰柱上一面锃亮的“镜子”整理妆发。若不是工作人员轻触屏幕,显示出环境温度、湿度、PM2.5等数据,“镜子”同周边极具科技感的装修风格巧妙融合,俨然一处颇具匠心的美学点缀。
科技同美学,截然不同又不期而遇——这样的耦合时不时在“硅巷”,这片1.48平方公里的梧桐区深处发生,激荡脑力、绵延创造力。在这里,10多家创新载体以及500余家科技企业勾勒出科技回归都市的舆图,也描摹出长宁区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面向。
3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主题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八场长宁区专场。发布会上,一组数据显示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上半年全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金虹桥国际中心在去年成为全市首个百亿楼的基础上,今年到7月税收已突破百亿元,再次成为年度首幢税收百亿楼。
当前,长宁区正推动城区核心功能从“有没有”向“强不强”跃升。发布会现场,长宁区委书记张伟指出三大发力点:“最虹桥”品牌,“数字化”转型,“全景式”更新。他表示,“长宁区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进一步打响虹桥之源、数字长宁、国际枢纽的优势品牌,奋力打造‘四力四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
何以“最虹桥”
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在新开张不久的虹桥体育公园内壁球馆颇受欢迎。临空公司副总经理洪飞飞注解,“这里外资企业比较集中,我们调研发现不少公司甚至组建有自己的壁球队。”不只有壁球,虹桥体育公园还设有游泳、篮球、羽毛球、击剑、滑板等大型运动场馆。因靠近空港,项目以航天为灵感进行空间设计,总建筑面积逾4万平方米。
颇费思量的背后是对营商环境的关注。洪飞飞说,“充分考虑员工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公园运营不仅突出全民健身、体育教育、互动交友、创业孵化等功能,还将着重体现园区安商助商,助力提升示范区软实力。”
临近虹桥体育公园,虹桥人才公寓项目的施工热火朝天。据介绍,项目住宅套数达5420套,同时还设置了约3万平方米的服务配套商业,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城区单项在建规模最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目力所及之处,长宁区外环林带生态绿道生机盎然。蝉鸣鸟语穿透清甜的空气,将生态之美触及人心——作为临空区域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道与苏州河长宁段11.2公里慢行系统相衔接,无缝串联起临空音乐公园和虹桥体育公园,同时正逐步完善步行、路跑、自行车、体育赛事等功能。
“最虹桥”品牌的活力由此而生:今年1至7月,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各片区中,长宁片区以不到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税收。
张伟表示,长宁作为“大虹桥”上海市域内唯一的中心城区,正举全区之力推进“最虹桥”引领行动,加快落地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发展布局更加优化、枢纽门户功能持续升级,“我们正积极对接刚刚出台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一轮政策措施,以企业所需、长宁所能为导向,争取更多先行先试,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虹桥机场东片区的开发利用,有效整合资源,加大临空核心区优质载体供给。加快老虹桥地区更新步伐,大力推进艺丰中心、晶耀虹桥、宜家荟聚、虹桥上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中欧企业跨国交流合作平台、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等功能平台作用,切实提升辐射带动效应。”
何以“硅巷”
“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核心区域位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是一个以武夷路、定西路为十字支撑的“井”字型向外拓展的科创型街区。目前街区内已经培育和集聚了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2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5家。
如今在“硅巷No.1”创新空间里,会生发出这样一种奇妙的邂逅:越剧表演艺术家和科研工作者。这种邂逅能激发怎样的创新,用上海创邑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志伟的理解,“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看似南辕北辙的生态打通,越不相关的领域越能激荡出脑力。比如由大院大所或国资支撑的科研体系同社会资本赋能的应用型民营科技公司,硅巷的科创因素和梧桐区的文创基因……通过空间打造、氛围营造融合彼此。”
地处硅巷的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其总裁秦曦给出更为具象的注解:“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设计过一款用在康养方面的产品,外观笨重不利于推广,需找到专业的设计人才在材质、形状、颜色上下功夫。在硅巷这样的氛围里比较容易链接到资源。”
对硅巷建设的全力以赴正是长宁区对创新的孜孜以求。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侯继军表示,将通过不断优化对科创类企业的服务,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比如,在生态链接方面,我们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各类创投沙龙;拿出一些载体空间,向“种子期”科创团队和企业免费开放;在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开展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补偿机制试点。
何以“数字化”
发布会上,一组数据彰显“数字长宁”显示度。1至7月,61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为54.9%,亿元以上交易量的电商平台达26个,平台交易总额居全市第一。
数据背后是长宁区对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容缺、容错,扶新、扶特”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这些创新举措让数字经济企业专心创业、安心发展,也因此培育出拼多多、携程、分众等龙头企业,以及一批细分领域的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
同时还有对数字经济生态圈的持续丰富。长宁区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电商平台、互联网+生活服务业、人工智能等产业蓬勃发展。并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数字医疗等新领域新赛道,梯度式培育成长型、创新型企业。
张伟表示,将加快建设具有长宁鲜明标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产业整体能级和发展韧性。以上海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契机,积极发挥互联网交易平台对资源配置和消费的引领作用,巩固提升“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大力促进航空服务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构建航空物流、航空要素交易、航空维修等航空服务业全产业链。推动时尚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大虹桥德必WE、上生新所二期等时尚地标建设。推动现代商贸业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前瞻布局智能终端等产业新赛道,加快未来产业的生态构建。
作者:苏展
摄影:张伊辰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