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公共建筑为我们构筑了丰富便捷的生活,而在绿色低碳生活、生态宜居城市的倡导当下,公共建筑如何更加环境友好,如何有效提高能效、降低能耗?
近日,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绿色低碳,助力美好“申”活——‘中国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丛书’分享会”在上海展览中心第二活动区举办,丛书主编等嘉宾来到现场,从医院建筑、数据中心、酒店运行管理、地铁系统等多个角度与读者分享建筑能效提升适宜理念与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暖通专业资深总工程师、《医院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分册主编何焰介绍了上海某医院能效提升的改造案例,改造中取消了原有的蒸汽锅炉,改用太阳能集热板和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相结合的形式,大幅度降低了每年的运行费用,而实际的床位比过去增加。他指出,从设计到运维,做好建筑能效提升的每个细节,可以挖掘出很大的节能潜力。
中国移动集团十百千专家、《数据中心能效提升适宜技术》分册主编黄贇谈到,在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演进时代,数据在采集、加工、流通、分析、赋能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各级能耗,如何提升综合能源使用效率并应对双碳变革作为本书破题使命;结合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40879—2021)颁布实施,把握数据中心其建筑特性,针对通用机电系统的用能特点,着眼未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数据中心系统总能耗降低与系统效能提升,需要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定制化因地制宜的系统来实现。以手机和电脑终端为例,本身就是一个小型数据中心,通过机电系统拓扑梳理,发挥其用能数据价值真实体现,才能起到生活需求、工艺用能互惠互补,达成社会效益经济价值双重叠加。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业务经理、《宾馆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分册主编林春艳认为,酒店能效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方面数据积累越细,分析可以做得越细,在一些参考值和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可以在节能改造、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上做进一步细化的工作,引导酒店以更高效、更节能的方式去运行,而节能效果又能够再次体现在整体系统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管理进一步精细化。
丛书执行总主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专委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暖通空调研究所博导刘东表示,建筑能耗是整个社会能耗体系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它的效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以地铁来说,通过智能化的装备及系统的集成实现智能的管控,从装备到集成实现智能运维,通过云平台和就地结合的模式,真正做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无人值守、智慧高效的运维。
“中国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丛书”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会长罗继杰担任总主编,编写团队汇集了来自相关行业、高校、企业的具有丰富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设计师、供应商等。目前陆续出版《医院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数据中心能效提升适宜技术》《文化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宾馆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地铁能效提升适宜技术》等。
丛书通过梳理基本的专业概念,分析设备性能、系统优化、运维管理等因素对能效的影响,从规划、设计、建造到运维全覆盖,构建各类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适宜技术体系,力求为我国的建筑节能减排和双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丛书出版工作的持续推进,覆盖我国主要的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的领域,共同建设低碳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期待能够推动我们的城市往更安全、更绿色、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丛书已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专项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
作者:史博臻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