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虹桥商圈天山区块,一座毗邻居民区、面对大型商场的口袋公园——遵义路社区口袋公园,呼之欲出。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长宁区天山二村居民张丽芳第三次进入这座即将向公众开放的口袋公园,这一回她对着一簇簇筋骨草建议:“这会儿看着养眼,一个礼拜后野草就会长出来。如何一直保持这样的观感?”
遵义路社区口袋公园三面环着建筑,进出口都在遵义路一侧,绿地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自开始建设以来,周边居民代表、公园对面的南丰城相关负责人等应天山路街道邀请,常到现场提建议。闹市中心,口袋公园的打造需考量诸多因素:怎么兼顾公园的社交功能以及不扰民诉求,如何降低后续维养成本,怎样让口袋公园满足视觉期待、休憩需求的同时,结合商务楼宇集中的区位特点,点亮更多功能……天山路街道社区管理办副主任张浩说:“作为辖区内位于虹桥开发区的首个口袋公园,该公园已收集涵纳了20余条来自居民、经营主体的建议,不同程度体现在植物遴选、造景设计等细节上。”
放眼长宁区,“十四五”期间,将继续保持每年上新2至3座口袋公园的速度。且充分考虑公众需求,因地制宜施行“定制”,既打造出“小而美”的视觉规律,又集成可玩可休憩的功能要素,让“小口袋”装入民生福祉,回应人心所盼。
专门测试水景水声分贝避免扰民
遵义路社区口袋公园正中,立着一株观感上颇有些与众不同的绿植。其学名为“娜塔栎”,有关生长习性的介绍中清晰标注着“抗污染能力强、气候适应性强”。上海棕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项目主管陈智会介绍:“公园紧邻主干道又在闹市,要充分考虑绿植的适应性。好养活是重要指标之一,这也跟后续的维养成本息息相关。”
公园中植物配置多达270余种,以花境为主,一条纽带形式的园路串联起园内各节点。南丰城市场部主管秦女士第一次走进口袋公园,“以往午休我们会去旁边的虹桥公园逛逛,这处口袋公园更近,闹中取静,适合休憩闲聊。”
有地方坐下来喝咖啡——这也是街道前期收集到的功能诉求。公园与茅台居民区仅一墙之隔,座椅布局需充分考虑减少人群聚集对居民的影响。记者注意到,座椅集中分布在公园中心地带,刻意拉开与居民区的距离。
“为了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我们甚至测试过水景水声的分贝。”陈智会说。公园里堆叠了一处假山水景,是为造景亮点,“测试时,我们站到公园与居民区的交界墙处听水声,音量不到30分贝。”
这处假山水景是入眼的构景巧思,也是公园践行低碳环保的重要一环。雨水通过透水路面以及绿化带中的集水井,进入假山前的一处无塘面水体中,经过净化处理后用于假山流水循环以及植物的浇灌。
科普助力,多方参与后续维养
公园保留了原先绿地的部分棕榈树,补种了一些生长势头较好的绿植设计成“密林区”。一方面形成天然的隔音屏障,另一方面用来吸引昆虫、小鸟、松鼠等小动物。
“这些树的高度也蛮有讲究,应该比较适合鸟类休息。”秦女士看好这些生态布局的可持续性,“我们后期可能会邀请商场会员来这里做一些互动活动,打造匹配不同季节的生态主题,比如让小朋友在这里进行写生之类的。”
公园内的绿植上筑有鸟窝,挂着昆虫竹笼,“公园内设有多处昆虫旅馆,用来普及生物知识,增加趣味性、凸显科普功能。”张浩表示。
目前口袋公园的维养工作由建设方负责,“未来可能会邀请周边的经营主体认养绿植”。现场,张丽芳提出居民区志愿者也可以适度参与维养,但需要相关方给予指导和科普,“有些景观绿植长得跟野草比较像,我们无法分辨,也不知道如何修剪能够让植物生长得更好。”陈智会表示,已经制作好科普、指导手册,助力多方共同参与后续维养。
作者:苏展
图片: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