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知道“清美”,是从一块豆腐开始的。但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家从做豆制品起家的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二十五年来深耕上海辐射全国,着力打造三产融合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集源头研发、现代农业、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餐饮服务于一体,积极参与“菜篮子”工程和早餐工程,年销售额达120亿元。目前企业已实现“五最”,即全球最大的生鲜豆制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预制早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生鲜食品加工基地、全市最多的直营连锁门店、全市最大的冷链物流车队。
发展全产业链,做足“鲜”文章
1998年,刚创立的清美总共只有6个人,以及一辆嘎吱嘎吱响的黄鱼车跑运输,他们租借了杨浦区一处300多平方米的食堂,改造成豆制品加工基地。由于品质好、价格公道,清美豆腐的销量慢慢打开了,从杨浦拓展到相邻的区,再扩展到全上海,最后发展到整个长三角地区以及海外。有了豆制品创牌的成功经验,2011年,清美又二次创业进入面制品行业;2017年,开始涉足“菜篮子”。如今,清美产品已涵盖豆制品、面制品、蔬果、禽蛋、肉类等十几个大类,日产各类鲜食产品超5000吨。
确保每一款产品新鲜味美而且安全不贵,是二十五年来清美发展不变的“初心”。为做足“鲜”文章,其“法宝”就是建设自有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在农业种植、生产加工、品牌包装、冷链物流各环节严格管控品质,确保种好每一棵上海菜,育好每一粒上海米,服务好每一位上海人。
通过打造自建、共享、共建、联建4种合作模式,清美在上海和全国分别建设了7000亩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和50万亩农业生产基地,并以工业化思维经营农业,通过产品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将企业塑造成为产业链集成商,保障生鲜农产品供应的稳定、低成本与快速。
他们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校合作,成立农业产业研究院、食品设计研究院、高标准现代化实验室、创新设计中心……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30余个,并结合地理纬度分布培育5类绿叶菜种源,在云南、甘肃、青海等地实现品种和技术输出,让市民“吃菜跟着纬度走”,一年四季尝时鲜。在清美位于浦东新区宣桥镇腰路村的基地,仅两名工作人员就能实现对100多亩蔬菜自动化种植基地,以及近200亩水稻基地的全程管养。数字化无人水稻田内分布着近50个摄像头,利用图像识别以及数据处理,可以实时掌握水稻生长状态。人工智能算法可准确预测出病虫害的发生强度和发展趋势,以及每块水稻田的水分和氮素情况,从而帮助选择最佳的灌溉、施肥方案。清美数字化无人水稻种植基地较常规水稻生产每亩可减少32%的化肥和40%的农药用量,每亩水稻利润率达33.3%。集团还实现绿叶菜全程数字化、机械化生产,鸡毛菜种植效率提升25倍,亩均产值8万元,一对夫妻可管理50亩地,年净收入达32万元。
清美的生产基地,已能做到蔬菜采收半小时内进冷库存放,通过两小时降温将表面温度控制在3℃至5℃,使蔬菜充分保持最佳新鲜度;包装车间则建有冷链300多条流水线,温度控制在15℃,减少蔬菜代谢品质损耗。在流通环节,公司组建500辆车的自营冷链车队,对配送路线、配送时间、车内温度全面实时掌控,确保半径500公里内鲜食配送,实现“从工厂到市场”冷链无缝对接各销售终端。
从2021年开始,一批线上线下融合菜店出现在申城的大街小巷,每家都定位于居民小区周边500米生活圈内。来自清美自有或定点基地的蔬菜、水果、猪肉、禽蛋、水产、豆制品等生鲜产品每天都会运送到门店,为5000户居民提供饮食和生活服务。
三方得利,助力乡村振兴
立足全产业链发展优势,从2020年起,清美集团先后参与了浦东新区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在资金、项目等方面持续投入,助力村民实现生活富裕,成为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典型。
比如,通过参与泥城镇公平村的乡村振兴项目,清美承包了上千亩农用地,开展规模化种植。这样一来,村民可以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费用,还可以到清美农业基地上班获得工资,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服务费、设施租赁费等,而清美则获得稳定的高品质蔬菜瓜果,可以说是三方得利。
2021年,清美投资4300万元联合共建的宣桥镇腰路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被评为上海市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腰路村建起340亩数字农业基地和120亩5G无人水稻示范基地,设立蔬菜分拣中心,增加200多个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42万元,农民年累计增收1208万余元。去年,腰路村清美数字水稻应用场景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赋百景”。
利用自身遍布全国特别是西北、西南、东北地区基地的优势,清美每年面向各地采购农产品总额达20亿元,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带动2万多名农民增收致富。同时,积极推进与上海对口支援地区的劳务协作,从云南、贵州、四川、甘肃等地招募876名员工到上海总部就业,使得900多个家庭的年收入超过30万元。
利用自身产品和渠道优势,迎合当下市民日常生活和购物消费的趋势潮流,清美还不断创新经营体系,以5种商业模式构建5个终端品牌,向市场供应鲜美农产品。其中,“清美鲜家”主打生鲜便利店模式;“清美鲜达”主打B2B直配模式;“清美云集”主打OMO体验店模式,打造新一代数字化智慧菜场;“清美味道”主打社区食堂模式;“清美鲜到”主打社区前置仓模式,自建骑手团队,为用户提供生鲜外卖,App下单后最快28分钟送达。未来5年,清美计划在全市开设4000家经营门店,立足农业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带动“链”上不同主体、合作伙伴“鲜”花竞放。
作者:薄小波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