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清晰地记住每一位营员的面孔,希望在未来世界大舞台上,我们能再相见。”以“和平、友谊、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今天(15日)圆满闭营。
近70名中外青少年参加了这场为期10天互动交流。回忆起这段特别的夏日时光,青少年们在闭营仪式上有着讲不完的话:“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保护历史文化的底蕴,现代城市建设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希望自己国家有朝一日能实现”,“我从中国发展的故事中看到了新视角,希望以后能够再来吸取养分”……
这是三年来上海迎来的首个外国中学师生访问团,中外民间交往正在有序恢复,联通世界的“这一棒”交到了Z世代手上。
闭幕式舞台上,青少年们唱歌跳舞,互相拥抱告别。如同各国青年们这些天学的一句中国俗语:相聚惜时犹觉短,惟言情义若天长。
一段昆曲“换装”唤醒文化互动
水袖挽到露出指尖,左跨一步右迈一步,抬起手臂向外一甩,玻利维亚学生里卡多在舞台表演了昆曲唱段里的甩袖,引得台下青少年阵阵欢呼。
“昆剧文字华丽典雅,曲调清俊婉转,舞姿细腻优美,让人像是走入诗的意境。”互动友谊营的青少年们走进浦东花木社区,开展昆剧鉴赏活动。这是一台为年轻观众量身定制的昆曲知识介绍和互动节目,演出现场,上海昆剧团的青年演员们为大家展示了昆曲生、旦、净、末、丑各行当的精彩代表剧目片断,以及唱、念、做、打、翻等表演形式。
“谁想换装现场表演?”邀请一抛出,第一个举手里卡多便被相中。他跟着剧团老师来到后台准备,化妆师用刷子在他脸上涂满白色粉底,描出眉毛与眼线,眉心中间点上红粉,一个有模有样的小生成形了。从镜子里看见自己妆容的里卡多了份自信:“我是不是像哪位东方英雄?”
穿上戏服、带上头套,里卡多在台上表演了甩袖,又仰天大笑,心满意足地用手捋了捋长长的胡须,这番活灵活现的样子让其他青少年羡慕不已。“刚开始我紧张得不行,但在过程中越来越喜欢这次体验,中国戏曲真的很特别。”里卡多还拉上了同样来自玻利维亚的伙伴圣地亚哥一起体验,后者扮上了武生:“我的衣服更酷,就像是中国的蜘蛛侠。”
“我希望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更能在文化交流中碰撞火花。”玻利维亚带队老师奎利亚尔如此阐释此行的意义,他特别提到昆剧演员在表演《单刀会.刀会》后,介绍的道具竹刀片制作,即用竹片阴干2至3年。在他看来,从一把道具的制作就能看出中国文化的精益求精,以及中国人细致讲究的处事风格,这都是玻利维亚青少年可以学习的品质。
一场“夏日暴走”串联起少年情谊
杨浦滨江的微风轻拂,苏州河畔的水波摇曳,南京路步行街的熙熙攘攘,在互动营的城市定向活动中,青少年穿梭上海大街小巷,在行走中感受这座魅力之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这场城市定向从上午10点持续到下午4点,“打卡”5个上海地标,自行乘坐4趟地铁,步行上万步。“在奥克兰我们学校有时候也会组织类似的城市定向活动,但在上海的体验完全不同。”在定向活动的终点,新西兰青少年洛弗尔打开了话匣子。澳大利亚青少年艾米接过话头:“上海的建筑有的是很现代,有的很复古,这太神奇了。”短短10天的相处,让五湖四海的青少年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玻利维亚青少年卡米拉刚到上海时还有些不知所措,每天要跟爸妈打上至少三通电话。得知这一情况的00后志愿者倪哲玮找到她,跟她分享起自己独自一人外出留学的故事,并鼓励卡米拉要变得更勇敢。
慢慢地,心更齐了,团队更有凝聚力。当卡米拉同组组员上地铁慢了一步“掉队”时,卡米拉连忙给同伴打电话约好下一站见面。等到同伴独自乘坐地铁抵达那一刻,卡米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要是在之前,我肯定没法给团队帮上忙。现在我们都是更好的自己了。”小姑娘们笑着说。
行走在上海,青少年们有了更多思考。来自意大利的路易基发现,无论是在地铁站,还是在餐厅,人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队,街头的环卫工、保安等顶着烈日一丝不苟地工作。“中国人非常认真敬业,这让我很有感触,等我回到意大利一定要分享给同学们听。”
一次无人机操控带来的未来畅想
按动手中遥控器左上方按钮,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尼泊尔姑娘阿雅熟练地操控飞行,左右旋转穿梭,“这竟是我第一次玩遥控‘玩具’。”她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飞行技巧:眼睛盯着飞机,用思维带动手部动作,做到心、眼、手合一。
虽然青少年们尝试的无人机并不同于应用于拍摄、勘探的型号,但他们仍在其中感受到了科技感。阿雅在学校里了解过无人机等一系列新鲜科技,上手体验后却勾起了她的思考:“越来越多智能科技取代人力到底好不好?”
“新的技术会带来新的工作,相信人工智能会为我们打开新的窗口。”阿雅想起几天前,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论坛上一位专家所作的分享。“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新技术很潮很酷,但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探索,走在技术的前面。”
意大利青年奇亚拉越来越感觉到数据的力量。“无论有什么变化,我们都希望所有国家能够合作起来,一起攻克世界性科学难题。就像这次各国青少年在友谊营里,合作才能拿到通往未来大门的钥匙。”
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主办,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经有超过1500名外国青少年来到上海、感受上海。几天下来,卡米拉在交流中慢慢打开了自己,她说:“我在上海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也更感兴趣了。以后每当我想到中国时,涌入脑海的都会是快乐。”
作者:占悦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